高風險基金多數虧損 低風險產品千呼萬喚難出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0日 22:1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王群航 2005年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結束,在回顧2005年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歷程時,廣大基民的心中十分難受。 參看下表,以截止到11月11日的數據為準,我們不妨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統計和分析:第一,就已經披露凈值的全部開放式基金來看,今年以來投資沒有虧損的基金為81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52.49%;今年以來投資有虧損的基金為72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47.06%。這第一份統計數據的初步結論是:有過半數的基金為“饑民”創造了收益。
第二,如果剔除了風險極低的貨幣市場基金之后,統計數據展示的又是另外一個景象:今年以來投資沒有虧損的基金為57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44.19%;今年以來投資有虧損的基金為72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55.81%。這組數據給我們的結論是:在有風險的基金品種當中,有虧損的基金占有較多的數量。 第三,我們不妨將表中1至4類的基金稱為“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投資沒有虧損的基金為33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32.04%;今年以來投資有虧損的基金為70只,占全體基金總數的比例為67.96%。這就是說,在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品種當中,大多數的基金是虧損的。 第四,我們專對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再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分析。(1)今年以來成立并已經公布凈值的基金為44只,投資運作后有虧損和無虧損的基金各為22只。(2)如果按照上述風險分類的方式,將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分為“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和“具有較低風險的基金”兩類,看到的將是另外一種觸目驚心的景象。 “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共有28只,其中沒有虧損的基金僅為8只,占此類基金的比例為28.57%;有虧損的基金為20只,占此類基金的比例為71.34%。這個統計只是以基金的數量來看的,如果以投資者的數量來看就會更加讓人瞠目結舌,因為已經成立的兩只規模巨大的銀行系基金都是虧損的,且每只基金理論上都套牢很多基民。(3)“具有較低風險的基金”有16只,其中沒有虧損的基金為14只,占此類基金的比例為87.5%;有虧損的基金為2只,占此類基金的比例為12.5%。上述數據說明,“具有較低風險的基金”績效情況較好。 第五,就2005年以前成立的基金來看,虧損數量最多的基金類別是偏股型基金,虧損的基金有29只,沒有虧損的基金為16只;2005年成立的新基金中,績效最差的基金類別是股票型基金,新成立的基金有13只,有12只基金是虧損的,更為令人嘆氣的是,有些新基金,尤其是前期高調登場的銀行系基金,尚屬于建倉期當中,股票投資倉位有限,但其績效情況就已經是滿目瘡痍了。 截止到本文寫作的時間,市場上尚有6只基金處于發行狀態之中,其中有5只基金是股票型基金,1只基金是偏股型基金。這就是說,目前正在發行的這些基金都屬于今年以來績效表現最差的基金類別。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有兩個疑問。 第一問,問基金管理公司,你們的產品創新能力到底如何? 你們的投資管理能力到底如何?為什么你們新發行的產品套牢了那么多投資人?如果將虧損的原因歸咎于市場,那么,各個相關基金管理公司是如何研發后市的?如果說當時看好后市,則表明各個相關基金管理公司的研究水平有限;如果當時不看好后市,而是長遠看好后市,各個基金管理公司難免有誤導投資人的嫌疑,讓投資人耽誤了很多的機會成本,而自己則先收取了大量的管理費。 第二問相關部門,在市場發展的導向方面、在新產品的審批方面是如何把關? 為什么那么多的“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蜂擁而出,而“具有較低風險的基金”產品如貨幣市場基金、短債基金卻千呼萬喚難出來?為什么讓“具有較高風險的基金”新產品迅速套牢了那么多的投資人,而不讓“具有較低風險的基金”產品去給廣大投資人提供規避風險的工具和場所? (作者任職于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