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誤差拉大 指數基金變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1日 07:22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唐健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些指數基金表現相當優異,其跟蹤標指數的誤差加大,甚至已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指數基金了。 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低位投資指數基金時,要認真閱讀基金契約,分清不同指數基
根據天相證券分析系統的統計,銀華88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突出,是8只指數基金中損失最小的。8只基金的加權平均凈值損失為8.06%,最高的高達11.18%,而銀華88的凈值損失只有1.2%。不難想象,在指數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一只指數基金的損失如此之小,代價只能是跟蹤誤差的加大。天相統計顯示,銀華88今年上半年的跟蹤誤差為14.73%,該基金成立以來的年跟蹤誤差則為15.39%。 事實上,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較大的情況并非個別現象。一位從事基金研究評價的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也出現指數基金遠遠超越指數的情況。目前指數基金與跟蹤指數出現誤差,一般情況下都是超越了指數,這對投資者來說當然不無好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投資上的困惑。 確實,目前國內所謂的指數基金與嚴格意義上的完全復制的指數基金還有相當差距。以銀華88為例,這只基金被晨星歸類到配置型基金中,而不是股票型基金。其理由是,該基金運作未滿一年,按晨星的基金分類方法,對運作未滿一年的基金分類是根據契約規定來劃分的。該基金契約未對股票投資的下限設有不低于60%的要求,因而暫且將其歸類為配置型基金。 觀察國內指數基金的基金契約,投資者會發現,各基金在投資方面的規定千差萬別。市場上普遍認為,指數基金有完全復制的指數基金,也有增強型的指數基金,但從契約上看,分類的復雜遠不止這些。有的基金如上證50(資訊 行情 論壇)ETF明確表示“主要采取完全復制法”;有的基金會在契約中規定投資于指數的比例,如天同180規定“投資于上證180(資訊 行情 論壇)指數成份股的比重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70%,并盡量用基金凈值的80%資金進行標準指數化投資”;還有對跟蹤誤差進行嚴格限制的,如博時裕富表示“追求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增長率與標的指數增長率間的正相關度在95%以上,并保證兩者間的年跟蹤誤差在4%以下”。 然而,并不是所有基金都像上述基金那樣進行了嚴格限制。有基金在規定跟蹤誤差時的表述是“力求將指數化投資組合的日跟蹤誤差控制在0.25%以內,年跟蹤誤差控制在4%以內”,既然只是“力求”,也就不是一種保證,并不具備強制性。有的基金則規定“股票指數化投資部分不得低于基金資產的50%”,跟蹤誤差方面則是“股票投資部分相對于深證100(資訊 行情 論壇)指數的日跟蹤誤差不超過0.5%”。也就是說,該基金的指數化投資最低可能只有50%,整個基金的凈值與所跟蹤指數之間的擬合度則可想而知。 有專業人士表示,除了上述較模糊的表述外,很多指數基金在指數投資部分也沒有詳細說明,如是完全復制還是僅以成份股為投資標的?一只基金就在契約中表示,“對標的指數成份股的投資不少于62只”。 從目前情況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指數基金產生了興趣,特別是指數深幅下挫之后,投資者希望通過投資指數基金來獲取大市反彈甚至是反轉的收益。這類投資者所看中的是指數基金滿倉操作和復制指數的功能。但在目前指數基金契約千差萬別的情況下,專業人士提醒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契約,謹慎選擇投資對象。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