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發行突遇寒冬 冰火兩重天并非偶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0:01 證券時報 | ||||||||
僅僅過了一年,在如火如荼、高歌猛進的2004年之后,股票基金的發行突遇寒冬,這并非偶然。 2003年,我國股票基金平均收益超過19%。在隨后一年,基金發行出現井噴行情,全年共有50只開放式基金成立,首發總規模1796億份,一年發行量超過歷史總和,并出現了首發規模超過100億的基金巨無霸,海富通收益增長、中信經典配置、嘉實增值服務行業和國
然而一年以后,股票基金發行就跌到谷底,甚至已是歷史最差。初步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發行12只股票基金,除富國天瑞強勢達到16億的發行外,其余股票基金的首發規模均在10億以下,個別已跌到5-6億元左右;甚至有個別基金在發行數月之后,份額已贖回接近50%,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我們或許應該反思,在高歌猛進、一路飚升的過去,基金業是否合理估計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了過高的業績承諾。盡管這在短期內為基金首發份額的突破立下功勞,那么,在市場及重倉品種下跌的時候,這些基金公司正在為過去虛高的發行業績付出代價。 我們應該反思,在基金數額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基金的投資理念并未得到市場認同,無論是分散投資還是集中持股,事實證明都難以成功回避來自市場系統和非系統的風險。在歷史上,我國一度輝煌的多只明星基金,都已經或正在承受基于運作模式帶來的風險隱患,什么才是基金業長盛不衰的投資之道? 在新股票基金發行潮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或許更應該反思,基金銷售不能浮躁,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基金,一只基金也不是適合所有人。作為基金公司,應該建立自己清晰的定位,找準自己的目標客戶,而不要過于在意短期內基金首發規模的大小。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基金業目前競爭激烈程度已是空前,在這樣的生存壓力下,基金公司尤其是新設立的基金公司,追求基金首發規模、短期利益至上、希望一舉脫困的思路可想而知,這種行業性的問題已非一家基金所能承受之重,市場的成熟還有待各方努力。 (程林)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