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05中國基金業金牛獎巡禮之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4日 08:28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齊軼 歷時月余的“2005中國基金業金牛獎巡禮”系列報道已全部結束。本系列對獲獎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和十四只(次)獲獎基金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報道,從而也勾勒出目前基金行業內“精銳部隊”的生存概貌。
2004年無疑是中國基金行業大發展的一年,無論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還是整個基金規模的擴大都是前幾年的總和。在高速發展的基金行業中,目前處于領先地位的十家獲獎公司管理風格各異,高層領導經營理念、手段均有過人之處:著眼于在細分市場中贏得穩定客戶、建立起獨特企業文化應是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葉俊英最為“英明”之出;身處“第一軍團”、仍戰略性地引入外方股東的嘉實基金總裁趙學軍“學”的勇氣難能可貴;南方基金以市場需求為創新導向,弱市中在低風險產品上重點布線的思路充分顯示出總經理高良玉的“高”人一著…… 無論是李旭利的策略、還是邵健的方法論,獲獎基金經理的報道也讓讀者充分了解到目前國內頂級基金經理們的投資理念和操作策略。 “巡禮”報道在管窺國內基金行業現狀的同時,也提出了更多發人深思的問題。 本次獲獎的十家基金公司,合資基金公司占據六席,“西風東漸”步伐之快讓人瞠目卻又無可阻擋。本土基金公司的生存之道何在?合資基金公司“中西融合”的過程應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還是進行整個制度變革的“明治維新”?隨著銀行號基金公司、保險號基金公司的起航,外資持股比例的放開,基金行業格局變幻又會何去何從? 跳出基金行業的小圈子,作為資本市場的“附屬品”,在整個母體運作機制和生存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時,基金行業該如何求存圖強,又該如何為整個大環境的改善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本次系列報道能夠說清的,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視角來見證中國基金行業的發展歷程,并希望中國基金行業茁壯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