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正文
 

基金公司經營虧損啟示錄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2日 14:25 新華網

  長信基金兩連虧

  (600851/900917.sh)海欣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于3月21日公布了2004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公司參股的長信基金管理公司去年實現凈虧損2055.2萬元,比去年同比增虧40%。

  2003年海欣股份與長江證券、武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共同發起設立長信基金,三者分別投資比例為34.33%、4%和16.67%。

  長信基金原注冊資本9000萬人民幣,三方股東于去年9月同比例共同增資至1億元。

  但據海欣股份年報透露,目前該基金公司實際賬面價值已經減少至6969萬元。

  雖然長信基金凈虧損額較2003年的虧損1475萬元增加40%,但也顯示出一定改善的跡象:2004年下半年凈虧額684.2萬元,比上半年的1371萬減少一半虧損。一個重要原因是,長信利息(資訊 行情 論壇)收益基金規模逐步穩定,管理費的收入作用得以體現。

  今年1月,長信基金發行了第二只基金——長信銀利精選基金成功發行,募集總金額11.83億元。如果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份額能夠保持穩定,公司經營業績也將得到明顯改觀。

  參股基金業風險驟現

  長信基金的虧損在基金公司中不是個別現象,同時預示著基金業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參股基金公司,入局基金業已經不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行為。

  目前,共有41家基金公司發行了基金,管理資產近4000Z份。但是,各公司占有的份額極不平均。截止2004年底,當年管理規模前十強公司基金資產總值1960億元,占所有38家基金公司基金資產總值的60%,而后十名基金公司管理規模不到總比例的5%。隨著時下前十強公司的貨幣基金規模出現大規模增長,這一差距已經進一步擴大。

  這一現象在基金公司收入上得到很明顯的體現,雖然證券投資基金年報還未公布,確切的管理費還無法知曉。但據各基金公司公布的管理規模額推算,南方、華安、華夏、博時和嘉實管理費很有可能人賬2億元,個別基金公司可能會上3億元,易方達海富通等幾家也應該收入不俗。但是,排位較靠后的幾家公司收入可能僅為幾百萬到一、二千萬元,前后者相差十幾到幾十倍。

  從長信的數據估計,基金公司的一年經營成本大約在3000萬元左右。粗略估算,按股票基金1.5%和貨幣基金0.33%管理費比率,一家首發基金公司發行第一只開放式基金,如果拿不到時到少20—25億的股票基金或者80億—90億的貨幣基金,那經營出現虧損就將成為可能。按此標準,估計約四成基金公司經營將出現微利或者出現虧損。另以金鷹為例,該公司是所有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最小的公司之一,管理規模不到10億,去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僅388萬元。該公司股東之一美的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年底虧損就達到2336萬元。至于今年情況如何,4月份的美的年報中便可見分曉。

  今年以來,開放式基金發行規模一直在低位徘徊,除了貨幣基金外鮮有亮點,連續出現低于6億元首發規模的現象。如寶盈金海岸甚至僅有4億,如果考慮系列基金因素,則是開放式基金3年歷史上發行規模最低的一只基金;而景順鼎益發行結果也很難令景順長城公司滿意。不過這兩家公司還算幸運,畢竟還有幾只可管理的基金保底。而諸如華富、東吳、東方和國聯等首發基金公司就需要做好過一段艱苦日子的準備了。天弘、新世紀、國海富蘭克林等公司則尚在等米下鍋,華商等在籌公司還在等侯證監會的“準生證”,還不知道何時能發行。對這些公司來說,最后能募集到多少基金份額還是未知數。如果說基金持有人關注的是基金公司投資業績,那么基金公司的股東最關心則是基金公司經營業績了,力爭公司正常運營后不出現虧損或者少虧損,對這些新基金公司股東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心愿了。

  由此不難看出,基金業不再遍地都是黃金,對設立新公司的股東來說,首先需要做好一兩年“先付出,無回報”的思想準備。對渴望通過介入基金業,迅速創造“投資利潤”的投資者,確實需要斟酌再三了。當然,對于一些具有背景雄厚、資產優良的股東的基金公司來說,只要股東愿意全力支持,也是有完全能度過這段比較艱難的時光的。

  管理費模式需適當變革

  長信基金虧損或許也只是個巧合,如果當初發行的是股票型基金,以當時市場的熱烈程度,公司今年很可能就會扭虧為盈,并且出現千萬元的盈利。這說明,基金管理公司的經營虧損,既存在行業發展階段的必然性,也存在偶然性。

  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收人來源是基金管理費收入,而決定管理費的唯一因素就是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和費率標準。一只基金管理規模的大小變動決定于多重因素:發行時證券市場環境、各類投資者對市場判斷、銷售機構和基金公司營銷水平、產品稀缺性和公司股東各類支持行動等。從目前現實看,影響基金規模最重要的因素是證券市場走勢。誰能占得發行時機,基金公司的日子就不會太差。而一旦市場狀況不佳,即使基金公司既往業績較好,最后發行的結果也不可能不受市場環境所左右。中信基金2003年時與現在諸多等候“發基”基金公司一樣,也在吃著資本金,虧損一千萬。但幸運的是恰逢良機,狂攬121億,不可否認中信的特殊優勢,不過10萬戶的認購戶數足見當時市場氣氛之熱烈。但現在的公司顯然不會再有海富通、中信那種福分了。

  所以,基金經營業績好未必給投資者帶來一定好的回報,高額利潤數字的背后也有可能隱藏經營中的弊端;經營虧損的未必投資水平差,經營微利或者虧損的公司未必輸給收入過億的公司。難怪湘財荷銀首席執行官林偉萌曾對媒體感嘆未能趕上去年初那段“隨便一發就可以拿到幾十億元”的“黃金期”,沒有一些公司有封閉基金固定管理費墊底。

  筆者認為,要想改變“拿得多,未必理財好”這一基金業現象,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對管理費提取模式進行適當變革,以基本管理費加績效費率取代現行單一管理費模式,逐漸實現以基金管理業績因素成為基金公司的優勝劣汰重要因素,管理業績風險成為基金公司重要經營風險之一。而不僅以固定管理費率收入決定一個公司的生存狀態。新的管理費提取模式將一定程度改變參股基金公司就是希冀獲得高額管理費收人,改變這一介入基金業中的功利思維,促進基金業行業“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理念的成長,也為給新老基金公司及其股東營造一個比較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而這一切,根本上也是維護基金投資人的根本利益。(中國證券報 翁嘉鳴)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