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新基金業 > 正文
 

開放式基金收費陷入怪圈 中小投資者邊緣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5日 13:02 21世紀經濟報道

  龔平

  開放式基金行業中的收費問題長期以來一直不夠規范,無論是管理費、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還是其他名目下的費用,都存在著一些需要規范的地方。日前,某貨幣市場基金在發行時推出一種新型的發行方式——分級制度,具體表現為:該基金分為A級基金份額和B級基金份額,銷售服務年費率分別為0.25%和0.01%,對應的最低投資金額分別為1000元和
500萬元。分級制度的推出,再次將開放式基金的收費問題推上了前臺,值得引起市場各方的重視。

  貨幣基金分級制度值得商榷

  對于貨幣市場基金的分級制度,有關報道稱:“實行分級制度有助于基金運作更加順暢規范;實行分級制度有利于更加公平地對待所有投資者,各類投資者都將從中獲益,從而達到各方共贏的局面;在國際發達市場,實行分級制度、區別計提費用早已成為主流做法,所以,按照投資金額區分設置份額等級,一方面遵循國際慣例,另一方面繼承了國內開放式基金原有的認(申)購費用分級慣例,體現了對所有投資者的公平原則。對于上述種種理由,筆者認為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什么是順暢?什么是規范?難道規范還要分等級嗎?什么是公平?如果有“更加公平”,那么原先的“公平”還能叫“公平”嗎?所謂“公平”,它的標準到底有幾個?實行分級制度,“各類投資者都將從中獲益”,請問:500萬元級別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從中獲得了什么利益?如果是沒有獲得額外的、新增加的利益,何來“各方共贏的局面”?

  如果說分級制度早已是國外市場的成熟做法,為什么先前不引進?為什么凡事必稱“國際慣例”?

  “國內開放式基金原有的認(申)購費用分級慣例,體現了對所有投資者的公平原則”,真的是這樣嗎?請看下文:“由于事實上大小帳戶的維護服務成本幾乎均等,這就意味著統一銷售服務費率會造成收費與成本不完全匹配,并在不同程度上歧視了大額投資者”,這樣的陳述,實在讓大家看不懂。既然“維護服務成本幾乎均等”,那么實行“統一銷售服務費率”為什么會“造成收費與成本不完全匹配呢”?按照同樣的標準收取費用有什么不公平的呢?又在哪里歧視了大額投資者呢?

  筆者這樣理解不知是否正確?

  如果服務成本只是最高銷售服務費率標準下的一半,那么,用一部分人繳納的服務費用就可以完成對于另外一部分人的服務。在這種“維護服務成本幾乎均等”的情況下,用一部分人的金錢去支付對于另一部分人的服務成本,就是對于前者的不公,是對于前者的“邊緣化”!被歧視的就不是大額投資者,而是中小額投資者。

  一面說“事實上大小帳戶的維護服務成本幾乎均等”,另一面卻在進行分級收費,A級基金份額和B級基金份額的銷售服務年費率分別為0.25%和0.01%,兩者相差25倍,這一來是矛盾的;二來即使有,差別有這么大嗎?基金公司是否可以公開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及其費用支出明細帳呢?

  “該項創新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成本不增收益不減。”說出來這樣的話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前面先是標榜分級制度是國際慣例,現在又說是“創新”,創的是哪門子“新”?難道“搞”一樣國內市場沒有的東東就是“創新”?

  懂得證券投資基金運作常識、熟悉貨幣市場基金運作內情的人都知道,貨幣市場基金之所以受到機構投資者的歡迎,原因在于這個投資品種的高流動性和較高的收益性。貨幣市場基金賬戶已經被很多有先見之明的機構投資者當成流動資金管理賬戶,大額資金的流動性非常高,這就是大家在日常公開披露信息中看到的為什么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購與贖回金額那么大的緣故了。按照投資常理,大額資金的進出將會對投資標的的整體收益情況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更何況是頻繁地進與出呢?大資金的這種投資行為無可厚非,但相關基金公司故意“反向操作”,不僅不想方設法補償長期投資的中小投資者,反而讓中小投資者埋單。

  據說有人預測,分級制度將會星火燎原,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是市場的悲哀,中小投資者明顯處于不利地位,“國九條”的有關原則永遠只是中小投資者心中的“期權”。

  另外,分級制度對于先前成立的貨幣市場基金來說也不夠公平。假設各只貨幣市場基金原先的投資收益水平相等,但是現在,由于有了分級制度,將會使得享受低費率的機構投資者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這種收益的獲得,并非來自于基金公司相對高超的投資能力。分級制度只會粉飾相關基金公司的投資理財能力。

  開放式收費存在若干問題

  筆者有一個可以推算的數據:2004年中期,機構投資者在貨幣市場基金中所占平均比重是31.9%,假設這樣的比例情況可以延續到2004年底。2004年底時的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是633.27億份,按照上述比例計算,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比例將是202億份,如果按照0.01%的標準收取銷售服務費,將可以收到202萬元的銷售服務費,平攤到9只貨幣市場基金中,每只基金是22.45萬元。這點小錢,用于對大客戶的維護服務,夠用嗎?眾所周知,基金公司的運作是成本極高的,其公司及業務的發展方式本應反思和檢討了,現在又出了這么一個萬分之一的收費標準,不合理之處還需要多說嗎?

  以上推理是以貨幣市場基金為例的,但這絕對不是針對貨幣市場基金,而是要以此來引出整個開放式基金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因為現行開放式基金的收費方式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開放式基金對于大客戶不收認(申)購等費用,是否合適,值得商榷。

  前期,媒體在介紹貨幣市場的分級制度時曾經說過:“在運作成熟完善后,將適時推出更加細化的多層次基金份額分級設置,這樣較小金額的一般投資者也將有機會享受更低銷售服務費率。”筆者認為,這種承諾可能永遠是空頭支票。因為一方面,看看現在的基金市場,很多基金的業績那么差,有誰說過不收或者少收管理費了?如果管理費的收取標準不與績效掛鉤,那就是一種大鍋飯現象。這也是當前基金公司萬分熱衷于發行新基金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看看現在部分新發的基金,各類費用的收取標準一概向高標準看齊。例如,某些新基金預設的資產配置比例中,對于債券的投資比例可以高達80%左右,但管理費的收取標準依然是1.5%,這是股票型基金的收費標準。

  基金管理公司對于持有人的服務成本,絕非持有人數量多寡之間的關系。因為,基金公司對大持有人提供的服務,從項目到內容、層次、深度,絕非中小投資者可以想象,因此,基金公司利用從中小投資者身上收取的各項費用去支撐對于大投資者的服務成本,是十分不應該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目前市場對于開放式基金的分類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但是,對于不同類別基金的收費問題,各家基金公司卻存在著共同的往高處走的傾向。而且,這種往高處走的傾向,僅僅是針對中小投資者進行的。這樣一來,市場中就存在著這樣一種傾向,即用從中小投資者身上收取的各種費用去支持對于大投資者的各項服務費用。從公開的投資者結構數據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小投資者其實是支撐開放式基金市場的中堅,如果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僅僅因為大投資者的數量少,單個客戶的認購量大,而在收費問題上普遍采取“邊緣化”中小投資者的伎倆,那么,日久天長,一旦中小投資者覺悟起來,那將是開放式基金的悲哀之時。

  (作者系本報特約撰稿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雙響炮
經典四格漫畫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