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 > 正文
 

基金公司股權激勵漸行漸近 業內各方意見不一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08:44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記者 易水

  日前,管理層召集了國內13家基金公司開會,探討基金公司股權激勵問題。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基金業呼吁多時的股權激勵模式漸行漸近。

  股東要先認可

  據記者了解,此次會議規格頗高,赴會的基金公司皆由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出面。

  據參會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與會人士主要討論了基金公司設立股權激勵的問題,一些大基金公司更為積極主動,在會議上也表達了對于員工持股的興趣。

  在參會的基金公司中,有老十家基金公司,也有一些業績表現突出的新基金公司,以及一些剛剛成立不久的基金。有關人士認為,如此選擇,可能是為了盡可能地了解行業態度,平衡各方利益。

  據介紹,管理層聽取了基金公司代表的意見,并做了一些溝通。商議的初步觀點是:基金公司股權激勵不得超過公司股權的20%上限;而且基金公司設立股權激勵,首先要公司的股東同意,在這個基礎上基金公司可與管理層做進一步的溝通。

  有關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一直以來,基金公司都在呼吁股權激勵。此次管理層召集討論這一話題,盡管從目前來看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從另一個側面看,在下發政策前,管理層往往都會與業內溝通,起碼表明股權激勵這個事已經準備推動了。

  各方意見不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業內幾家大型基金公司對于股權激勵一直在探討,但由于中國對投資金融企業有著嚴格的限制,因此還沒有實際操作的案例。

  不過,由于基金行業的特許經營性質,還是給股權激勵留出了空間。《基金法》規定基金公司主要股東必須具備具有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咨詢、信托資產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的資格,經營業績良好、注冊資本不低于三億元人民幣等條件。但這只是規定了“主要股東”的條件,對其他股東并無明確規定。

  一家參會的大型基金公司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股權激勵,業內不妨以開放的心態對待,現在股改之后連國有上市公司都可以搞股權激勵了,基金公司為什么不能搞?現在基金法已準許民營企業投資基金公司,民營可以,為什么基金公司的內部員工就不可以?

  該人士認為,以前外界反對基金公司搞股權激勵,是出于對行業壟斷利潤的警惕,但現在基金公司已經有50多家,以后還會越來越多,基金行業已不應該被視為一個依靠牌照獲得暴利的行業了。不少基金籌備很長時間遲遲不開業,或是開業很久也沒有新基金發行,充分說明股東對這個行業的信心已有所保留。

  對于股權激勵的好處,該人士表示,在穩定員工隊伍上好處是明顯的。現在合資基金和私募基金對基金員工的吸引力太大,在2002年之前,基金行業人員流動極少,到了2002和2003年,合資基金公司和一批新基金公司大量出現,業內出現了人員流動高峰。

  基金公司的核心資源是人才,如果不穩定員工隊伍,一些優秀的基金人才難以避免會被挖走,而建立市場化的激勵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兩個阻力

  不過基金行業內對于股權激勵的看法并不一致。

  一家合資基金的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業內一些大基金公司一直在推動股權激勵機制,但基金行業內的每個公司情況不同,對于股權激勵的意見分歧很大。

  該人士認為,對于一些過去有很大

封閉式基金份額、旱澇保收的大基金公司來說,封閉式基金每年都能為其帶來固定的利潤,它們當然愿意做股權激勵;但對于一些新基金公司,小基金公司來說,自身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對股權激勵就談不上有什么興趣。而對于合資基金來說,外方的高管在外方一般都有股權激勵,對于推動合資公司的股權激勵態度還不明朗。

  據稱,盡管管理層多次討論,但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基金公司股權激勵不會很快在國內推行。

  第一, 社會的平衡穩定,相比于社會平均水平,基金公司的收入明顯高的多,基金搞股權激勵受到的非議肯定也會多。盡管在國外,以基金行業為代表的金融服務業收入水平很高,但在國內,要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社會穩定和諧是第一位的。

  第二, 對牌照壟斷性的定義,基金公司盡管數量不斷增加,但這個行業在中國剛剛起步,基金公司的股權轉讓、高管任命都是要管理層批準的,這說明行業相對還是壟斷性的。在壟斷性行業搞股權激勵,是不是合適也是一個問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1,7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