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 > 正文
 

外資堅定看好A股 中國基金爭搶海外募集頭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8日 08:30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記者 程林

  A股行情持續火爆,境外資金望洋興嘆。現在,通過直線曲線的方式,中國境內基金公司正在努力獲取來自境外的資金。據記者了解,南方基金在新產品申報中,計劃向境內外同時募集,而易方達基金也有類似的計劃。多家合資基金更是已將眼光投向了境外的客戶,開始了有針對性的產品研究論證。

  計劃海內外同時募集

  據有關人士透露,日前南方基金在向證監會申報的基金產品方案中,計劃在境內外同時募集。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具體能否獲批,還有待管理層的意見。

  而根據業內消息,在易方達基金的產品操作中,也計劃向海外募集,不過易方達基金將重點放在了QFII機構客戶上。

  上海一家合資基金的產品設計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外資股東在境外市場經驗豐富,客戶群也相當龐大。現在外資普遍看好中國股市,因此公司對基金產品在境外募集興趣濃厚,目前公司已在進行境內外同時募集的

股票型基金方案設計。

  長期以來,中國本土基金遺憾于市場受限,將銷售觸角延伸到境外市場,開拓境外客戶,一直是它們的夢想。現在,盡管本土基金在境外市場知名度相當有限,但由于A股市場的強大吸引力,以及本土基金公司對國內公司更深入的了解,境外資金選擇中國基金投資,已經是大勢所趨。

  盡管中國股市已從1000點升到1600點,但全球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更是牛氣沖天,印度股市從2900點升到12000點,相比之下,中國股市的漲幅也算合理。加之

人民幣升值因素,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因素,外資對A股非常看好。由于A股通道有限,在香港市場一些A股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已溢價20%,國內基金正在面臨一個最好的走出去的機會。

  三種方式潛行

  招商基金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中國還沒有實行資本項目開放,境外資金進入境內股市的投資規模受到嚴格控制,額度和進程需要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準。因此,本土基金管理公司現有的海外募集模式,多是爭取QFII將額度投資于旗下開放式基金。

  眾所周知,QFII額度本身就比較稀缺,一些QFII機構在獲得額度后直接將其打包為中國A股基金發售,收益率驚人。今年2月,荷蘭銀行獲批增加1億美元QFII投資額度,荷銀當即明確,該項額度用于發起設立“中國A股基金”。目前所有QFII總額度有60多億美元,類似的“中國A股基金”有十幾只。

  一位基金公司負責人透露,外資機構申請QFII資格和額度,需要經過外管局和證監會。而外資機構初來乍到,對流程不熟悉,人脈也不通,因此不少基金公司現在形成了這樣的商業模式,本土的一些基金公司去幫QFII爭取額度,額度下來后,這部分新增資金需要購買本土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額。這是現階段國內基金公司爭取海外資金的主流模式。

  該負責人還說,QFII投資基金這種模式是合規的。此外可能還會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一些境外資金通過地下錢莊進來,由于它們對A股不熟,便再以境內居民或法人的名義來申購基金公司的產品。此類方式不合法,但基金公司也識別不出資金的來源。如此,這些境外資金以間接方式購買基金來投資A股市場。

  再一類是合資企業的形式,盡管中國在資本項目下外匯管制嚴格,但經常項目下相對寬松一些。過去合資企業在A股開戶有限制,但目前已經取消了限制,這樣,境外資金可以利用這個通道,通過合資企業的名義申購基金。

  本土基金期待競爭中提高

  一位基金業人士對記者坦承,目前國內基金還沒有一家在境外有獨立的機構,即使現在允許基金在境外募集,公開募集也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針對一些大機構的私募。這些機構看中的往往也不是本土基金的投資能力,而是這樣一個稀缺的投資渠道。

  目前,包括博時基金、融通基金在內,國內有幾家基金管理公司以“投資顧問”或“投資咨詢顧問”形式,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和“股票買賣名單”。但這樣的方式并不普遍,相反,在中國本土,QFII以能抄底著稱。這表明,在一段時間磨合后,外資機構已逐漸了解中國股市。

  外國的基金公司已經走入中國,基金業合資風潮不斷,而本土基金卻遲遲未能真正出去。因此,業內希望在A股吸引力日益突出的大好時機,能夠采取試點的方法,讓本土基金逐漸走向海外,了解海外基金市場運作。同時,也讓海外市場了解本土基金,開拓海外客戶,以求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0,0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