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動態 > 正文
 

鵬華遭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1日 13:52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孫健芳 北京報道

  基金公司與“利益輸送”徹底劃清了界限?

  2000年的那場“基金黑幕”粉碎了基金業畸形的原生業態,此后,在證監會嚴格監管下,基金似乎暫時逃過了類似指責。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又圍繞著鵬華基金在內的一批基
金公司傳出“利用公募基金為社保基金進行利益輸送”。

  2005年底,鵬華副董事長員瑞恒因違規違紀被開除公職,而公司內部員工向本報舉報稱,公司一直試圖用封閉基金對開放式基金進行利益輸送。

  這家1998年成立,中國最早的基金公司——鵬華發生了什么?

  利益輸送陰影

  坊間流傳已久的“基金公司利用公募基金為社保基金進行輸送利益”因證監會參與對鵬華基金的調查有了初步的結論。

  2005年8月起,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深圳市證監局開始對轄區內基金公司做例行年度現場檢查,其中重點關注了鵬華基金是否涉及“利益輸送”問題。據悉檢查已結束,鵬華得到口頭“沒有問題”的評價,未來深圳市證監局將撰寫報告并上報中國證監會。

  針對市場關注的“利益輸送”行為,鵬華投資部總監殷克勝解釋說:“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之間的業績差異是因為公司公募與社保分開管理,二者之間投資風格、資產配置有很大差異。”他稱,鵬華旗下其他基金在2005年業績大為改觀也是應用社保的投資流程所致。

  也就在此事剛告一段落,有鵬華的前員工稱,鵬華在發行鵬華中國50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時曾試圖用封閉式基金為開放式基金進行利益輸送。

  據透露,2004年4月8日,鵬華負責人與一家重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經過商議,達成一份協議,如果該公司肯出9000萬元,購買正在首發的“中國50”股票型基金(這只基金當時成功募集了24.44億份),這些人士稱鵬華有過如下承諾:(1)在該筆資金贖回時,基金份額不低于1元面值;(2)鵬華將利用旗下規模最大的封閉式基金——30億規模的普豐基金從二級市場上購進同等金額(即價值9000萬元)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據稱這家重慶上市公司就是華立控股,“這件事是從前一位做投資的員工后來去了市場部幫助聯系的。”鵬華另一些員工回憶稱。對此事,華立控股董秘熊波表示公司出于現金管理需要購買一些基金是正常的,但當時是否購買鵬華“中國50”卻不知道,即使購買肯定不會有這么大的量。

  對此,鵬華普豐基金經理易貴海也表示,基金沒有在2004年4月那個時點前后買過重慶上市公司股票。由于無法了解普豐從2004年3月到年底的操作,2004年底基金普豐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基金普豐持有華立控股7500股,價值31950元。“此事可能在更早之前基金普天發行時曾試圖聯系過上市公司,但最后還是放棄了。”鵬華現任高管這樣解釋。

  未來發展

  雖然沒有利益輸送問題,但鵬華不少員工承認:“公司發展中的確出了一些問題。”“現在大家是能撤的都撤了。”公司一位原基金經理稱。

  擺在鵬華管理層面前的現實問題是:目前鵬華如何走?原地不動、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留在原地,公司內部的管理機制問題仍會尖銳,鵬華是誰的,國信的?“不是!”連公司員工都這樣認為,“是政府的?也不是。”

  鵬華曾引以為豪的國有控股現已形成對鵬華的制約,由于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控股國信證券,國信控股以50%比例控股鵬華,一直以來,深圳市政府被外界看成是鵬華的“實際控制人”。

  這種后臺和前臺的關系體現在行政人事任命上。鵬華的高管均有深圳市任命。

  2006年2月初,深圳市監察局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鵬華基金副董事長員瑞恒違規經商辦企業、未經組織許可多次擅自出境、與情人非婚生子三大罪狀,員瑞恒被深圳市監察局給予行政開除公職的處分。

  “實際上,深圳市政府對管理層缺乏有效監督,看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市場人士認為,“在這類公司中容易形成內部人控制,這也是員瑞恒事件的制度基礎。”

  實際上,鵬華一直試圖往左走,在爭取合資,在2000年初與美國景順集團洽談過合資事宜,最終失之交臂。在2005年傳出了與平安幾乎達成合資協議的消息,但合資沖動最終被深圳市按捺住而流于幻想。

  而深圳市政府的意思是:通過深國投一攬子引入境外投資者,從而實現國信證券、鵬華基金一系列企業的洋化過程,但此過程不僅太慢而且不確定,鵬華因此錯失了很多機會。

  往右走,那就是依靠鵬華自身蛻變來獲取新生機會。本報獲悉,此前有關方面對鵬華管理層進行了改組,“公司業績得到很快提升,研究部門也從2004年的3個人發展到現在近20個人、最近鵬華還與深交所合作準備推出深證創新指數ETF產品;在2006年準備發行3只產品,”殷克勝稱。但一些員工仍擔心,“公司體制并沒有改變,短期內我們看不到更好的改變跡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