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贖回風暴爆發在即 基金再度走到十字路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4日 00:03 北京現代商報 | |||||||||
雞年股市開門大吉,大盤節節走高,在大熊市中損失慘重的各家基金公司,終于迎來了喘息的機會。但是,面對欣欣向榮的股市行情,眾多基金公司老總們臉上卻難見笑容。 一方面股市回暖為銀行基金、券商理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給老基金帶來了極大資金分流壓力;另一方面,基金凈值回升,長期被套的“基民”可能出現大面積兌現資金,引發贖回風暴。
內憂外患交織,中國基金業再度走到十字路口。 理財新品蠶食基金市場 今年以來,理財市場新產品層出不窮,各大銀行加緊布局人民幣理財市場、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也是出爐在即。眾多理財新品的相繼亮相,使原本基金公司一家獨大的理財市場風煙四起。 人民幣理財產品方面,由于各家銀行給投資者承諾的收益率遠遠高于同期存款,因此吸引了眾多儲戶的眼球。去年,基金公司推出的貨幣基金、保本基金火爆異常,與上述兩種基金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不但資金存放更為安全,收益率水平也絲毫不遜色。 業內專家介紹,目前貨幣基金市場已經明顯降溫,去年中期貨幣基金的發行規模一般都在50億元左右,今年1、2月發行新貨幣基金能夠募集到20億元,已經算是非常高的水平。 同時,在股票市場投資方面,銀行直接設立的基金公司以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也對偏股票型基金構成嚴峻挑戰。 當前中國基金的銷售渠道,以銀行代銷、券商代銷兩種方式為主。銀行、券商一旦獲準發行自己的理財產品,顯然會將銷售重心從基金公司身上轉移。如果銷售渠道不能保持通暢,基金公司推出新基金能否順利完成募集還是個未知數。 值得關注的是,在股票投資領域,券商的研發實力、操作經驗遠遠高于基金,券商炒股的實戰能力應該比基金高。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推出,可能使原本傾向于通過購買基金投資股市的投資者轉移關注的目標。 綜上所述,基金業前景難以作樂觀估計。 大面積贖回風暴爆發在即 在理財新品不斷蠶食基金市場外圍陣地的同時,潛在的贖回壓力則對基金業構成了直接壓力。 數據顯示,2月1日以來,上證綜合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自1188啟動以來,累計上漲了120余點,升幅超過了10%,而基金重倉股也普遍走強,很多偏股票型基金凈值快速回升幅度約在4%—7%之間。 尤其是一些去年3-4月間成立的新基金,上市時間恰逢大盤見頂,很多基金損失慘重,凈值回落至1元以下。但在本輪行情中,這些新基金凈值已經逼近或者超過了1元的基準水平,被苦苦套牢了近一年的廣大“基民”,終于迎來了出局的機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高層人士印證了上述分析,“股市上漲的確使基金凈值得到快速提升,但也帶來了極大的贖回壓力,很多‘基民’都準備借助本輪行情,解套后拋出基金兌換成資金,如何挽留投資者的確是個難題。” 該人士所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恰恰在去年1季度成立,去年最低的凈值縮水達到了10%,如今凈值基本回升至1元附近。 記者采訪了多位持有該基金的人士,在問及“是否會在基金凈值超過面值以后,選擇贖回時”,很多基民都毫不猶豫地作出了肯定回答。 如何看待即將到來的贖回潮呢?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認為,“基民”在購買基金的同時就擁有隨時贖回的權利,所謂的“贖回”風暴應該是市場規律的真實反映,基民不認可股市、不認可基金,自然要贖回。 胡立峰直言,在“贖回”問題上,基金公司多從自身上找原因,從研發實力上、操作水平上、營銷手段上下功夫,而不是成天抱怨“基民”不夠理性、不夠成熟。 2003年藍籌股的突然崛起讓眾基金峰回路轉,2004年剛剛恢復元氣的基金市場再度虛火上升最終慘淡收場。 今年的基金業又是開局不利,面對理財市場這塊大蛋糕,各家基金公司又該如何下嘴? 商報記者 李壯 J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