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募基金操盤手薩穆杰:我這十三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16: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陳宜飚 香港報道 記者和薩穆杰(化名)接觸過多次,在建行香港路演期間,正是他向記者介紹了機構投資者和建行之間就定價問題進行的精彩博弈。隨后多個公司的路演,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不過他似乎總是很忙碌,每次基本上只是匆匆拿完招股書便走人。在當時記者印象中,他是一位惜時如金的投資專家。
但這次他開了口。為了解香港私募基金的運作,記者要求他介紹一家香港的私募基金認識一下。他笑著回答:“我就是做私募的,并且已經做了13年。” 有效員工僅4-6人 記者:香港的私募基金客戶主要是哪些人?進入的門檻有多高? 薩:私募基金的客戶大部分都是私人投資者,其中大部分是機構投資人,這些機構包括客戶自己所管的公司,或是他們管理的某個基金,有的甚至是信托公司。在香港,進入私募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最低一般要100萬美元以上,私募基金才愿意接單。 這些機構投資者都不是公開招的,而是私人介紹的。這些人一般對自己的財產沒有時間兼顧,所以他對你的報酬率是挺有興趣的。 當然,我們也不是隨便什么樣的有錢客戶都接的。我們也傾向于接受熟悉的人做我們的客戶。因為這一行,你需要保證你管理的客戶的資金不是黑錢,否則會很麻煩。 記者:按香港的普遍水平來說,私募基金的回報一般為多少? 薩:這個很難評判,因為要看它投資的是哪個市場,投資不同市場的回報是不一樣的。比如黃金、股票或是外匯等,股票還要分地區來看。有的是專一市場,也有的是投資全球市場。整個市場的回報率已經決定了你的回報。 我們這個私募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分幾類,因為我們比較成熟一些,所以我們分開做,每一個有個專的。有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和貨幣基金以及期貨基金,每樣均投資全球,而不是單一市場。 記者:你們公司一般情況下需要多少人?業內的私募規模一般有多大? 薩:還是需要一些人手的。不過我們整個公司有效員工就四至六個人,比如我自己就什么都看。私募基金的規模也是大小不一的,如果是對沖基金,可能會有幾十億美元的,甚至是幾百億美元。但即使這么大的基金,基本上也就是一兩個人在操作管理,整天盯著屏幕信息,作投資決策。 記者:私募基金最開始是怎么組織起來的? 薩:很多也是從小開始的,然后慢慢積累,越來越多。像我這個私募基金就是從我一個人開始的,大概也就是100萬美元左右,當時只有一兩個客戶,后來慢慢積累壯大的。在香港,很多基金是需要有基金管理人,而我們這種私募的有時自己就是管理人。當然有時我也會去招聘其他人。 巧渡金融危機 記者:那你肯定也經歷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你們是怎么渡過當時的難關的? 薩:1997年對我們影響不大,因為我們當年在金融危機之前,把一個很大的基金整個賣給了香港的一家銀行。這是我們自己經營的基金,我們把基金的管理連帶客戶都賣掉了。當然我們事先得到了客戶的同意。不過當時銀行開出的價錢太吸引人了,應該說,簡直讓人無法拒絕,所以我們決定賣掉它。 記者:他們溢價有多少? 薩:他們開出的溢價比我們的業績超長幅度還超出了35%至45%,所以我們決定賣掉它,當年就先獲利了。 隨后雖然暴發了金融危機,但是我們(自己管理的基金)也沒有虧,因為我們是對沖基金,可以進行拋空作業。簡單地說,就是在股票上漲時可以賣,下跌時也可以大量借入股票,進而拋空,這樣可以兩頭賺錢。 記者:那你們向誰借股票? 薩:我們主要向那些托管別人股票的托管人(trustee)借入,他們會借給我們一段時間,當然,這段時間是需要有借貸利息的。我們一般借入的時間不會很長,只要市場上的股票下跌,我們就會買入,還給別人。 (香港一個證券分析師介紹:一般散戶很少做拋空。要做則需要和經紀行另簽一份協議,同時,拋空規則對散戶不利,因為股票的托管人并不保證會借你多少可以隨時要求你歸還所借股票,這樣對散戶來說風險就太大了,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在最高位時拋空,然后股價就下跌。) 記者:要做拋空需要一定的判斷能力,在你們公司,由誰來做這方面的分析? 薩:自己做。比如我主要是負責挑選市場,但是具體拋空哪些股票則由下面的經理來操作,由他來判斷哪個股票可能會跌得比較多,就拋空它。 記者:那你自己怎么挑選市場,怎么判斷應該在哪個市場做空? 薩:主要看資金流向,因為這個數值的影響力是最大的。你要看全球經濟的整體數據,比如利率走勢,通脹率等等——總之,美國公布的三十多個經濟指標你一個也不能漏掉,另外,歐洲央行的經濟指標,以及一些大國(如德國、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如果你買了這些國家政府的債券,就更需要關注了。這種分析相當復雜,而且所需要的分析時間也長。 在中國做FDI 記者:你們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是怎么做的,主要投資哪一塊內容? 薩:我們在中國大陸主要是投資實業的,做FDI(直接投資)。我們其實主要是做上市前的那一段,最好的意愿就是協助他們上市,然后我們功成退出。但是如果上市不成功,我們也不怕,只要這個企業好,我們也可以轉手賣給其他投資人。當然最好還是上市。 記者:FDI的回報率有多高? 薩:最高也可以有數倍于投資的回報。但是它的風險也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蓋掉你投資的整個公司。我們一般如果拿出100萬元做FDI,每個公司最多不會超過5%,只有特別好的也才10%。也就是每家公司我們最多入資20萬左右,這樣即使有兩家公司破產關門,只要有兩家公司盈利達2倍左右,我們就不會虧了。 在直接投資的公司里面,我們會派董事過去管理,但是一般我們不做最大的管理層,你還是得依賴原有的公司管理層,要靠他們來經營——我們公司最大的只做到第二大的管理層。這13年來,我們一般只是拿出總資產5%左右做FDI,而且成功率還是很高的,95%的FDI均成功了,控制還是很好的。 記者:你自己做得最好的FDI的回報率有多高? 薩:最成功是其實是一家特別小的內地公司,從投入與公司現值來看,我們已經賺了300倍了。它是一家IT企業,是做IT解決方案的,但是方向特別精。 我們出資幫助管理人建立了一家公司,也協助他聯系了上游和下游的企業,開拓業務。雖然它還沒有上市,但是我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現在這個業內類似的公司幾乎還沒有,公司基本上是業內的壟斷企業了,而且對這一行這么懂的管理者也少見。不過這種FDI機會不是經常有。 記者:你們打算把他們弄上市嗎? 薩:這還要看他們老板的意見。我們當然也會慫恿他們上市,但是主要是要看時機,盡量選擇最能反映他們價值的時候上市。但是現在也并不著急,因為他們的資金也不愁,現金回流很強,這個公司現在甚至可以收購別人,因為它本身并不需要什么器材,主要是靠腦力和私人知識產權——有這個在,因此他們并不擔憂競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