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環球基金 > 正文
 

避險基金下一個主戰場--香港避險基金市場剖析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19:17 《Value》價值

  歐宏杰

  由于美國對避險基金額度設有上限,美國的避險基金規模幾乎已達飽和狀態。所以,近年來資金轉流入歐洲避險基金,導致歐洲市場近兩三年來發展很快,但若以爆發力來看,亞洲應是避險基金的下一個主戰場

  根據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數據庫TASS的資料統計,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市場——美國(全球有百分之四十的避險基金是美國本國基金)的避險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1兆美元,比2003年同期的6,400億美元增長了近六成,更比1994年發展初期的500億美元增長了20倍,而基金數量則將近8,000只。

  由于避險基金在美國規模幾乎已達飽和狀態,所以,近年來資金流入歐洲避險基金,使歐洲市場近兩三年來出現大幅增長,英國更成為近年避險基金的全球重鎮,但若以爆發力來看,亞洲應是避險基金的下一個主戰場。

  亞洲將是避險基金下一個主戰場

  相對于歐洲金融市場的悠久歷史,亞洲的金融市場無論在規模、相關法規環境或是衍生性產品的種類與開發能力上,都遠遠不及歐美國家,可說是開發中的市場。然而,正因為是開發中的市場,一般投資大眾并不了解如何運用衍生產品來獲得低風險的利潤,才提供了避險基金經理人一個超額報酬的機會,加上亞洲以中國為首的經濟體近年來增長十分強勁,也提供了避險基金相對的基本面保障。亞洲避險基金市場近年開始以平均年化30%的速度增長的事實即印證了上述論點。

  剖析香港避險基金市場

  中國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也是全球避險基金最成熟的地區之一,2002年,香港成為全球率先允許向散戶公開發售避險基金的司法管轄區。截至2005年上半年,香港證監會已認可了13只零售的避險基金。隨著避險基金在香港的高度發展,香港也推出了許多相關的規定,這些較亞洲其他金融市場更為先進的觀念,非常值得其他地區未來發展避險基金時參考。

  避險基金過去往往被視為一種針對愿意承擔高風險以期獲得高收益的機構投資人或是擁有大額凈資產的散戶(在香港,投資人的凈資產超過800萬港元時,就視為專業投資人)的投資工具,因此介入門檻較高,加上避險基金在許多地區仍未獲公開販售,而其設計又遠較一般基金復雜,許多銀行、券商等大型金融機構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與資金來培訓員工銷售此產品。

  但自2002年之后,新加坡、瑞士等地區陸續開放相關金融環境,提高當地避險基金的市場競爭力,并藉以吸引零售銷售端的避險基金業務,美國與英國也在探討降低零售門檻的可能性,這些市場主要是通過降低最低認購金額,吸引散戶投資者直接參與,再附以稅項減免等措施,來提高散戶投資者對避險基金的認同。

  盡管目前避險基金在亞洲的規模并不大(按總資產計算,亞洲策略避險基金僅占全球避險基金的5%左右),但避險基金在亞洲的增長速度卻相當驚人,以亞洲為投資標的的避險基金資產規模2003年相較于2002年的200億,一年內快速增長30%,基金數量從2000年的100只增長至252只,顯見亞洲已成為避險基金熱錢流入的天堂。2001年才開放避險基金投資的香港避險基金占管理資產比重已逾10%。

  香港為了維持其亞洲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開放

零售業務之后,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簡稱香港證監會)也陸續制定了放寬避險基金經理發牌制度、基金管理和投資規定的方法與建議。

  舉例來說,按照香港證監會現行的要求,要擔任零售避險基金經理必須擁有5年操作避險基金領域的經驗(而且香港主管機關認可的經驗多為國際金融市場經驗,區域市場經驗并不一定會獲得認可),且最好擔任過共同基金的基金經理人。

  眾所皆知,基金經理人周轉率極高,但是其在金融業中仍然是一項較為“稀缺”的資源,加上香港金融市場普遍認定的經驗是掛牌的基金(未掛牌或私募基金經驗須經過審核),因此能符合擔任零售避險基金經理的人并不多,香港證監會為活躍避險基金市場、加強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建議放寬對沖基金經理發牌制度,依照建議中的規定,未來零售避險基金申請人可將管理公司自有資金的經驗計算在內(自營),因此,諸如曾經在大型投資銀行擔任交易員的工作經歷等,未來都有機會申請成立零售避險基金。

  在申購門檻方面,過去香港的散戶投資人要購買單一避險基金或是避險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最低申購門檻大約是5萬美元與1萬美元,這并非一般投資人所能輕松支付的,每月支付5萬美元或1萬美元,實在是個不小的負擔。特別是香港市場上,散戶投資人喜歡以定時定額的方式來投資基金商品。香港證監會去年也頻頻就是否應下調單一避險基金和避險基金中的基金最低認購金額發出咨詢意見。

  投資人面臨避險基金良莠不齊的風險

  不過,發展避險基金市場的難度實在遠遠超過過去的共同基金,香港證監會除了持續修正相關環境和制度以利投資之外,更要維持一貫保護投資者以及嚴格監管的尺度。

  由于避險基金在操作上的自由度相當大,加上不少避險基金多是私募性質,因此避險基金經理人大多沒有嚴格的資格限制。不少共同基金經理人在操作共同基金上必須受制于重重規定(如持股比例、多空方向、投資產業范圍等等),又無法像避險基金經理人那樣領取績效費收益,因而在高傭金的吸引之下,加入了避險基金的操作行列,甚至許多商學院畢業的新鮮人也將避險基金經理人視為就業的首選目標。

  事實上,避險基金的市場非常大,基金操作性與投資范圍都非常高,市場投資資金也非常多,的確提供了許多機會給金融從業人員。但近年來涌入的經理人素質參差不齊,真正具備長期獲利能力的避險基金經理人仍是少數(據顧問公司Watson Wyatt指出,全球避險基金經理人中,僅5%-10%具備杰出的資金管理能力,能真正為投資人避險),使得避險基金報酬率也愈來愈差。

  加上近年隨著資金大量涌入,許多仰賴套利操作的避險基金收益越來越攤薄,以2003年與2004年全年績效來看,CSFB/Tremont避險基金指數漲幅分別只有15.44%與9.64%,與S&P 500指數的28.68%、10.9%相比遜色不少,獲利能力越來越低和經理人良莠不齊,已經成為香港避險基金市場的隱憂。

  交易信息披露將是未來另一重點

  香港的避險基金市場還面臨另一個隱憂,那就是內幕交易。2004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FNY Millennium Partners避險基金的前任基金經理人Hilary Shane處以145萬美元的罰款曾轟動一時。當時Hilary Shane以職務之便得悉馬里蘭州安全產品公司Compu Dyne將進行新股籌資,因而登記分配,同時開始在市場放空,增發新股消息公布后,因CompuDyne流通的股票增多導致股價下跌,Hilary Shane就以分配到的股票回補,因而獲利約65.2萬美元。

  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交易規定中,凡企業新股籌資,相關參與人員不得在籌資公司中建倉(多頭或空頭都不允許),直到股票上市之后才能進行交易,此舉就是為了防止內幕交易。

  香港市場是近年全球最熱門的集資市場之一,2004年全年港交所集資額在全球僅次于紐約證券交易所。由于香港股市本身并沒有漲跌幅的限制,使得許多投資人認購新股后,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獲得高額的利潤。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的彈性非常高,最大的彈性就是允許企業上市之后可以多次增發股票,例如長江實業(資訊 行情 論壇)等大型藍籌股,上市初期的市值均在兩三億港元上下,但是為什么幾年之后市值能夠達到幾千億,關鍵就在于其在股價好的時候多次增發股票。加上香港是24小時交易系統,有很多場外交易使用了其他金融工具,大幅提高了交易的彈性。

  由于發行新股非常便利,加上籌資市場活躍,使得不少避險基金開始關注香港市場,這也促使香港主管機關對避險基金的監管力度更加嚴格。一直以來,香港證監會始終在擔心避險基金的披露不夠詳盡,因此對于避險基金的匯報規定要嚴于一般共同基金的匯報規定,例如避險基金必須提供季度報告,而一般共同基金則只須提供半年度報告。

  事實上,自1997年香港特區政府經歷了與索羅斯的金融大戰后,就開始陸續加強對避險基金的監管。2001年10月26日,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就推出了“避險基金銷售的咨詢文件”;2002年起開放避險基金登記,同年9月更發出“避險基金匯報規定”的咨詢文件,針對避險基金的透明度進行正式調查。結果顯示,有51%的非基金投資族群與42%的基金投資族群因避險基金的透明度不夠而不敢投資避險基金。因此,香港為了吸引更多零售投資人進入避險基金市場,如何制定更開放更透明的機制,恐怕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作者為寶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避險基金收費采用“1比20”方式,投資人除需撥出投資資產1%作為管理費之外,若每年獲利達到正數水準或是資產凈值超越去年(高水條款),基金經理人往往可以額外獲得正收益部分的20%作為分紅。

表1:2002~2004年前三季全球交易所集資額排名(單位:億美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前三季
排名 交易所名稱 集資額 排名 交易所名稱 集資額 排名 交易所名稱 集資額
1 紐約 874 1 紐約 816 1 紐約 829
2 Euronext 360 2 Euronext 512 2 中國香港 284
3 倫敦 344 3 倫敦 302 3 倫敦 239
4 西班牙 214 4 東京 290 4 東京 187
5 東京 157 5 中國香港 275 5 多倫多 175
6 多倫多 145 6 澳洲 228 6 Euronext 154
7 中國香港 142 7 多倫多 179 7 西班牙 150
8 中國臺灣 132 8 西班牙 178 8 澳洲 150
9 澳洲 123 9 意大利 144 9 孟買 118
10 南非 98 10 中國臺灣 86 10 那斯達克 99
11 中國上海 70 12 中國上海 68 13 中國上海 52
24 中國深圳 15 27 中國深圳 11 20 中國深圳 27
資料來源:世界交易所協會(WFE)  《Value》價值雜志2006年2月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68,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