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管局任志剛稱香港外匯基金去年錄得381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1日 18:2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任志剛 面對不利的投資環境,外匯基金在2005年仍錄得381億港元的投資收入。 根據現有的初步數字,外匯基金在2005年的表現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正如年內較早的數字顯示,受到美元從2004年底的歷史低位(每歐元兌1.36美元)回升及美國連番加息影響
2005年內投資回報波動相當大,主要反映了外匯基金所參與金融市場本身的波動;而以外匯基金的龐大數額來說,受到影響實在無可避免。 在2005年首個季度內,外匯基金略有虧損(21億港元),但其后在第2季及第3季分別錄得136億港元及190億港元的可觀利潤。到了第4季由于市況參差,我們只取得有限的增益(76億港元)。 外匯基金全年的總投資收入為381億港元,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來自債券與其它投資的總回報301億港元;港股組合的估值收益及股息70億港元;其它股票的估值收益及股息205億港元;外匯估值虧損195億港元,主要是歐元及日圓兌美元貶值所致。 我認為這個數字已經不俗。我這樣說是以量度投資表現的既定方法作為根據的,而這個方法是將實際回報率與基準投資組合的回報率(即基準回報率)作比較。 在2005年,外匯基金的實際回報率較基準回報率高出約0.2%,延續7年前(1999年1月)采用這個量度方法以來外匯基金實際回報至少與基準回報看齊的紀錄。 正如我在年內多次預測,財政儲備分攤到的投資收入(100億港元),不會達到政府預算案的估計數字(141億港元)。我也曾在幾個場合解釋過,存入外匯基金的財政儲備的投資收入估計數字,只屬趨勢數字,因此并非一項有科學根據的金融市場表現預測(要作這種預測其實并不可能)。 外匯基金本身不是一項普通的投資基金:本港法例已清楚訂明,外匯基金須運用于直接或間接影響港元匯價(及其它附帶)的目的,以及保持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基于這些“壓倒一切”的目標,我們在爭取外匯基金最大投資回報方面會受到一些限制。 (據香港金管局資料,有刪節。作者系金管局總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