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環球基金 > 正文
 

基金公司動力不足 業績表現費是否為基金業雞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8日 10:07 證券時報

  □ 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研究中心 林晟

  Janus9月向美國證監交易委員會提交申請,將征求其旗下13只基金持有人的意見,計劃改變這些基金的費率結構,開始收取業績表現費(Performance Fee),其涉及的資產近400億美元。按其計劃書中的設計方案來看,基金業績表現費的費率定在0.15%。當基金業績提高,費用率也相應提高至預定水平;如果基金業績不佳,則費用率也降回較低的水平。與目前
的費率相比,這將使其費用率上下波動20%左右。 

  業績表現費最早誕生的理由相當吸引人,那就是它可將管理人的利益與持有人很好地聯系起來。但根據美國晨星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市場中只有120只基金收取業績表現費,其管理的資產約僅占5%左右,比去年有所減少。為何這種看起來合理的費率設置未能在業內推廣開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可能帶來不必要的波動

  業績表現費不是按日征收,這使得投資者可能在基金收取業績表現費之前撤出,尤其是業績表現費較高的基金,反而給基金帶來不必要的波動。而且,即使資金不是因此原因撤離,但只要基金規模在計算期內不斷縮小,那其平均資產就要大于期末資產,這對后期進入的投資者來說就存在不合理因素。一來,其實際業績管理費用率要高于規定的業績管理費,二來其并沒有享受到前幾年的高收益。

  而且,有的基金業績表現費較高,如Royce Select I Inv定在2.45%(該基金不另收管理費),有投資者擔心這樣的費率結構會使基金經理變得更加冒險。此外,業績表現費用的動力作用線終止于業績比較基準,這使得在業績比較基準下跌的時候,基金經理目標會變成跌的少,而不是為投資者獲利。

  缺乏簡單統一的規則

  為了使業績表現費的區間不會設置太大,且方便投資者了解其運作規則,美國

證監會已經設置了一些管理規則,但不夠簡單統一。幾乎所有的12b-1費用均按日均資產計算,而業績表現費除了用日均資產計算外,還有的用3年平均資產,有的以期初資產計算,也有的以期末資產計算,差別較大,透明度也不高。

  曾有人比較過其差距,假設基金5年以來的年回報率分別為5%,5%,3%,0%和-3%,而基金的規模為10億美元。如果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及計算周期,其收取的業績費用從-2000萬到4500萬美元不等。

  美國證監交易委員會去年對業績表現費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基金公司有不良行為,包括Putnam和Bridgeway Capital。其中Bridgeway在征收業績表現費時未按預定的平均資產規模計算。為此該公司多收了440萬美元。此外,美國證監交易委員會還發現有的公司沒有向公司董事會、持有人等充分披露業績表現費計算的相關信息。

  基金公司動力不足

  近年來基金銷售被動,一方面銷售商要求更高的費用率,另一方面競爭使得總費用率趨降,這使得管理費被侵蝕,基金公司對剩余的管理費就變得謹慎。目前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收入都與業績表現有關連,所以有公司認為不需要通過收取業績管理費來推動基金經理。從這些年來看,部分類型的基金大多數不能戰勝市場指數。基金公司正想方設避免管理費的進一步減少,采取此類費率設置的動力自然不足。此外,也有的公司為避免相關監管麻煩,索性取消了原先設置的業績表現費。

  但我們認為業績表現費的出發點絕對是合理且美好的,它不僅起到激勵基金經理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將持有人與基金公司的利益結合進來。各方應該致力于消除以上障礙,而不是將之視為“雞肋”,甚至取消該費率設置。

  就目前環境看,對

封閉式基金或其它定期開放的基金類型來說,上述業績表現費的計算及不公平問題不大;對波動相對較大的成長型
股票
基金來說,業績表現費有利于減小投資者的收益波動,也是比較合理的費率結構。但投資者在選擇此類基金時要注意,最好避免業績表現費過高的基金,且必須看基金設定的業績比較基準是否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Pacific Life Insurance 去年年底采用一種獨特的業績表現費設置。規定如果該基金10年的年化收益達到8%,那其將收取負的業績表現費。對此公司的說法是,好的業績表現將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所占的比重,增大了給投資者返利的空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6,9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