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環球基金 > 正文
 

香港基金業之窗:利率上升對中港經濟影響有限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2日 10:37 中國證券報

  □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曹綺琪

  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通脹有惡化的風險,再加上美聯儲官員接二連三發出強硬言辭,令市場憂慮利率上升的步伐仍會持續,打擊了市場投資氣氛,并對股市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不可否認的是,利率上漲對全球球經濟及股市必然有負面影響,但對中國以及復蘇中的香港,所造成的影響是否很大,則不能一概而論。

  兩地利率走勢將有分化

  根據期貨及貨幣市場的價格顯示,在格林斯潘于明年初離任前余下的兩次會議中,美聯儲將仍可能分別加息25基點,令美息上漲至4%-4.5%水平。首域投資的觀點是,美國利率從現在的水平,仍會有50至100基點的上升空間。雖然美息的上升仍會繼續,但其變動對香港以及中國內地的利率走勢,應會有不同的影響。

  香港利率方面,早前受惠于憧憬人民幣會進一步升值而導致資金持續流入,令拆息一直維持于低水平,香港各銀行則認為沒有必要跟隨美國加息,出現美息高于港息的少見現象。然而,自從金管局推出優化聯系

匯率措施以后,香港利率上升的步伐不但與美國同步,幅度更超出美息,而在余下兩次潛在的加息中,累計升幅也有可能高于美息。

  中國方面,雖然商品價格上漲,但整體的物價水平卻有回落跡象,再加上中央政府期望逐步放寬人民幣作自由兌換,美元匯價因息差擴大而上升,對紓緩

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有幫助,相信人民銀行在現階段跟隨美國大幅調高利率的可能性不高。

  經濟前景不受利率左右

  在連串加息以及能源價格高企的困擾下,市場普遍預期全球經濟于2006年將會放慢。中國的出口及外來投資難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在這兩方面的增長于明年將無可避免地出現放緩。雖然內地經濟目前仍然非常倚重出口及外來投資,但同時也要看到內部需求呈強勁增長,無疑將為經濟注入新動力。過去數年,首域投資一直認為,內部需求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火車頭,與出口及外來投資組成的三駕馬車,會繼續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在預期中國利率不會有太大變動的前提下,連同過去數年經濟蓬勃增長所帶來豐厚的財富及龐大的儲蓄,已經為內部需求打好了扎實的根基,并將于明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所在。

  首域投資對中國內地經濟繼續持樂觀態度,主要是由于其具良好的基本因素。眾所周知,中國的勞工成本仍然非常具競爭力,大約只是美國的十五分之一,在其它亞洲國家中也仍然處于低水平。受惠于低廉的成本,中國產品占美國的進口比率也因此逐年增加,由九十年代初不足5%,上升至目前的約15%,而亞洲其它地區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則連年下跌,由原先的17%,回落至現在約12%的水平。

  在內部需求方面,中產階級的消費模式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轉變,食物及服裝等必要開支從以往占總開支超過六成逐步回落,取而代之的是醫藥及交通通訊方面的消費。此外,消費性借貸金額持續攀升,顯示實質需求強勁,但相對于整體借貸來說,目前這類貸款的比率約處于10%左右,屬偏低及健康的水平。

  香港經濟前景方面,雖然利率急速攀升,但

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并沒有因此而受到太大影響,再加上預期利率上升的步伐有限,空置住宅樓宇數目也持續減少,相信可避免房地產價格出現太大幅度的下挫。香港正處于復蘇周期之中,失業率持續回落,就業人數屢創新高。此外,香港的物價已擺脫通縮的困擾,最新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增長1.5%,對經濟也帶來正面支持作用。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窗戶,雖則租金上升的趨勢令人憂慮,但對不少境外企業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況且目前寫字樓每年每平方尺平均租金約為五十美元,相對于倫敦及東京等大城市來說仍然較便宜。

  更重要的是,受惠于CEPA的幫助,中國內地訪港旅客數目大幅上升,成為香港經濟得以復蘇的重要催化劑;預計今年全年訪港旅客總數將超過二千萬人次,當中超過一半為內地旅客,為香港的零售、酒店及旅游業注入龐大動力。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利率攀升及環球經濟放緩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憑著上述各項利好因素的支持,投資于香港市場仍會帶來不錯的回報。

  投資策略應有調整

  整體來說,利率上升對中港兩地的經濟影響相信頗為有限,但要為投資組合增值,首要重點是挑選出股值合理的股份,并在投資策略上作出適當部署。在商品價格高漲以及業內競爭劇烈的情況下,企業邊際利潤因此而呈下降趨勢,特別是下游行業所受到的影響較大,這有可能加快內地不少行業的整合活動,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行業的領導者往往就是市場上的最終得勝者。

  內地與香港兩地不少企業的股值,已充分地反映了經濟復蘇及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卻沒有就盈利增長可能回落作出足夠準備,而利率上升對負債比率較高的企業有較大影響,同時也要留意利率上升將會影響股值。

  首域投資認為,中港兩地的消費類股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部分制造業股在成本上漲的憂慮下而作出連串調整以后,股值已達頗為合理的水平,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應具一定的投資價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67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