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有望擺脫長期蕭條 出現六個新跡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2日 12:18 新華網 | |||||||||
近來,日本經濟正擺脫長期蕭條,走向復蘇。出現的新跡象是: 1、增長勢頭逐步強勁。2002年日本經濟即已步入周期回升,只是增長勢頭極其微弱。進入2003年后,增長勢頭卻變得強勁起來。2003年度GDP全年增長了3.2%,比2001和2002年度分別高出4.4和2.1個百分點。2004年第一季度高達5.6%。對于目前日本經濟的這種強勁增長態勢及其前景,許多國際機構都做出了樂觀預測。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日本的經濟增長主要是
2、消費需求緩慢恢復。占經濟總量60%以上的民間消費需求長期低迷,是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蕭條最重要的原因。從2003年底開始,個人消費支出便停止下滑并形成緩慢回升勢頭。日本調查綜合研究所4月的消費者心理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今后一年的景氣預期指數比上次調查提升了21個百分點,達到近3年10個月以來的最高值。據日本內閣分析,促使日本民間消費需求由長期低迷轉向緩慢恢復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收入趨于穩定帶來消費支出能力的恢復;二是失業緩解、股市回升帶來消費心理的改善。 3、通貨緊縮有所緩解。通貨緊縮愈演愈烈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迄今困擾日本經濟的最大問題。2001和2002年度,日本的企業物價指數分別為2.4%和1.6%,消費者物價指數均為0.8%。但到近期,由于經濟回升帶動需求恢復、日本銀行強力推行“數量緩和”帶來貨幣流通量擴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貨緊縮問題也開始緩解。2003年度企業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分別少下降了0.9和0.6個百分點,進入2004年頭幾個月甚至顯示出止跌回升的新跡象。 4、金融運行漸趨穩定。不良債權負擔沉重甚至“越處理越多”導致金融體系運營不穩,是日本經濟難以走出蕭條的主要障礙。以“風險管理債權”界定的不良債權余額在1996年3月為28.5萬億日元,2002年3月又增至43.2萬億日元。但這一局面近期正逐步得到明顯改觀,到2003年9月,風險管理債權余額已減少至28.3萬億日元;與之相應,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率也開始大幅降低,2003年底已降至6.8%,金融監督廳提出的到2004年度將不良債權率降至4%的目標似可實現。 5、股票價格止跌回升。在泡沫破滅前的1989年底,日經平均股價曾達38900日元,之后一路下跌,到2003年4月一度跌至7600日元,但隨后日本股市開始強力反彈,到2004年4月達到12164日元,比一年前的低點上漲了60%!肮墒惺墙洕\行的晴雨表”,股票價格止跌回升為日本經濟走向持續復蘇產生了推動作用。 6、就業形勢開始好轉。2003年4月,日本的完全失業人數曾一度達385萬人,失業率5.8%。但隨后卻開始出現令人滿意的好轉勢頭,到2004年3月已減少為314萬人和4.7%。就業形勢趨于好轉,已通過增強家庭消費支出能力、改善居民消費心理等途徑,為日本經濟擺脫長期蕭條創造了有利條件。(江瑞平)(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