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采用政策工具消除貿易順差增長過快的負面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15:06 世華財訊 | |||||||||
分析文章指出,消除貿易順差過快增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已成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的最大挑戰之一,應考慮采用“組合拳”的政策工具,全面的權衡宏觀調控的各主要目標。 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13日報道,分析文章指出,中國6月145億美元的月度貿易順差新紀錄,一經公布就引人關注。上半年我國累計貿易順差達到了614.4億美元的高峰,全年
文章認為,擴大進口是其中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要“積極擴大進口”,多項旨在擴大進口的政策措施正在醞釀之中,相信連續刷新紀錄的貿易順差,將加快這些政策出臺的步伐。雖然目前國際初級產品市場仍然處于高位,并不適合大量買入初級產品,但擴大進口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機電產品貿易順差占1-5月累計貿易順差的82%之多,而且擴大進口基礎設備和技術,推動新一輪技術革新,有助于長期維持我國的競爭力。這些考慮都不錯,但其限制因素是國家當前總體政策取向是要遏制投資過熱,而且裝備工業已被確認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國雖然應當進口確實需要進口的設備和技術,但不應當以犧牲國內裝備工業為代價。 其次,遏制中國出口企業的低價競銷行為、降低貿易爭端風險。這個確實很有必要,《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調查和處罰規定》征求意見稿也已經公布將近兩個月了。但即使不考慮這項規定的可操作性,即使不考慮我們要付出多大成本,假如我們的這類政策完全奏效,中國出口商品價格顯著上升,對我們的主要出口市場兼貿易爭端壓力的主要來源地??美歐也未必完全就是什么好事。因為中國的廉價商品出口和低息融資對美歐實現近10年來的無通貨膨脹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中國不斷地擴大國內消費,國內工資水平提高,出口商品成本趨向提高,可能會加大美歐國家的通貨膨脹壓力。 看看英國國家統計局6月13日公布的數據,繼4月上揚2%之后,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于5月同比再度上揚2.2%,創7個月來最高點,通貨膨脹壓力顯著上升。而且,英國當前的通貨膨脹壓力帶有明顯的外部輸入特征。在截至2006年4月為止的12個月中,英國基本進口商品(除能源和輪船、飛機等價格波動大的商品之外)價格上漲3.6%,是1996年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其中,來自歐盟國家的進口商品價格漲幅為2.1%,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商品價格漲幅則高達6.2%,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已經將英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與中國出口成本上升聯系起來了。但是,這種對中國的指責本身就是顧頭不顧尾的,有可能引起始料未及的負面后果。 那么,貨幣政策工具呢?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加工貿易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半壁江山的國家而言,匯率調整對貿易差額的影響有限。可以使人民幣匯率漸進升值,也可以期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幅度放寬,但不應指望匯率發生戲劇性的大幅度調整。 文章指出,面對單個并不完美的政策工具,應該考慮采用“組合拳”:積極穩妥擴大對外投資,匯率水平逐步小幅上調,這樣可能會加大外匯投機的風險,也激勵對外直接投資,但好在一年來中國企業的表現表明他們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強于此前的普遍預期;由于其它主要經濟經濟體普遍加息,利率調整的空間擴大了不少,這樣在適當時候未嘗不可考慮適度加息;強化對境外資本進入泡沫橫飛的資產市場(如房地產市場)的監管。 此外,對一個健康的經濟體來說,期望達到的目標是多元的,而且多元目標之間存在一定沖突。宏觀調控傳統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價格穩定和對外經濟平衡。其中抑制順差與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提升產業結構之間有一定沖突,這就需要一個全面的權衡。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