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證券:年內中國應維持存款低利率不宜加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14:32 世華財訊 | |||||||||
華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劉勘撰文指出,在當前加息潮中,保持人民幣貨幣政策獨立性非常重要,維持存款低利率,年內人民幣存款不宜加息,擇機繼續上調貸款利率,是貨幣政策出發的基點。 據中國證券報7月13日報道,華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劉勘撰文指出,考慮全球加息抽緊流動性所帶來的緊縮效應,選好貨幣工具及調控節奏和幅度,避免國內外緊縮效應一起發
最近央行公告顯示: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5.4萬億,同比增長17.6%,比年初下降0.4個百分點,尤其5月份居民儲蓄增加122億,同比少增638億,是01年8月以來最小月增加額,說明國內居民儲蓄存款增幅下降,但是商業銀行存貸差,由05年底9.2萬億,上升到06年3月底9.9萬億,估計二季度突破10萬億,存款增長幅度大于貸款增長幅度。 再看04年和05年,我國毛儲蓄率分別為44%和46%,遠大于周邊國家,存款和毛儲蓄率快速增長,顯然是熱錢涌入人民幣所導致的,近兩年外匯儲備增長幅度,從月均50億美元發展到06年5月份300億美元,今后月均外匯儲備可能還要增長,涌入熱錢轉存人民幣,致使國內流動性過剩,表現通貨膨脹和實體經濟過熱苗頭出現。 如房地產市場,近兩年國家一直在調控,效果不但不理想反而增長,其中雖有居民消費拉動作用,但決不能忽視“鲇魚效應”的國際資本,他們一邊說中國房地產泡沫要爆裂,一邊在我國中心城市大肆購買高檔房大型地產項目,從中作梗導致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被弱化。 文章指出,因此,出臺宏觀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組合拳時,在政策設計、制訂及戰略部署上,劍指投機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炒作的熱錢,這才是對癥下藥,既治標又治本,不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 文章指出,美元隔夜拆借利率5.25%,中國國內隔夜拆借利率1.64%,存在3.61個百分點差距。人民幣已破8,美國和其他國家貨幣加息,客觀上將投機資金從3%成本升至約3.5%,從人民幣與美元隔夜拆借利率的利差看,人民幣升值幅度小于投機資本3.5%成本,人民幣與美元套利空間沒有被打開,賭人民幣升值的“熱錢”就無法獲得超額收益。因此,投機資本一直妄圖用人民幣升值,匯率逼存款利率上升方式,打開套利空間獲得超額收益。所以,不能因為暫時表面上通貨膨脹和實體經濟過熱苗頭而出錯牌,引發金融市場震蕩,正中熱錢下懷,實際是熱錢資本在作梗,不能輕易改變貨幣政策方向,央行利率壓匯率政策還要繼續執行,是阻擊投機性“熱錢”流入和獲得超額收益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扣除20%利息稅后為1.8%,5月份CPI1.4%,則實際利率為0.4%,反映實際利率已從過去負利率轉為正利率,只是存款是低利收入。繼續保持名義和實際存款低利率,與此同時,央行票據利率、隔夜拆借利率、貼現和再貼現率等利率方向都不能輕易上調,否則會引發股市、匯市、期市、債市等大幅度下挫。 如6月上旬美元加息預期增加,導致石油美元的中東地區各國家股市,分別快速下跌26%至59%,印度存款加息,致使當日股市跌停板,幾天跌幅超過21%,如果人民幣存款加息,那就不是滬綜指近200點跌幅了,肯定下跌幅度加大,由于流動性過剩,投機性熱錢在金融市場上,來回上下沖擊,從而造成股市等虛擬金融市場寬幅震蕩,則給投資熱錢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投機天堂,輕者掠奪我國投資者財富,重者引發金融危機。如前車之鑒日本,在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將日元名義存款利率壓低,甚至到零利率,但于1989年5月,將再貼現率從2.5%上調至4.25%,突然調整貨幣政策方向,給日本股市帶來寬幅震蕩,并與當年底引爆了金融危機,促使日本股市下跌63%,從而重創日本經濟十幾年。 文章指出,可見,在本幣升值流動性過剩期間,存款利率動向成了投機性資金驚弓之鳥最重要的信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得不防。尤其當前加息潮中,保持人民幣貨幣政策獨立性非常重要,維持存款低利率,年內人民幣存款不宜加息,擇機繼續上調貸款利率,是貨幣政策出發的基點。 這樣一來,可降低儲蓄率和銀行存貸差加大的問題,拉低熱錢轉存人民幣利息收益空間,致使熱錢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雙虧損;刺激消費率提升,扶持農業,逐步解決產能過剩與消費不足的矛盾;抑制實體經濟投資率,增加股市、債市、期市、匯市等虛擬經濟投資率,趁機做強、做大資本市場,提升我國虛擬金融市場的“蓄洪、瀉洪、防洪、調洪”能力,并借助強大資本市場平臺,發揮其資源優化配置、價格發現、優勝劣汰、財富分配、國民經濟晴雨表功能,推動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這些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央行貨幣政策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與熱錢博弈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