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將金融發展的規范性和活躍性結合起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6日 14:06 世華財訊 | |||||||||
北師大金融系主任賀力平撰文指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金融發展的規范性和活躍性結合起來,促使國內金融市場在更高的水平上發展。 據中國經濟導報7月5日報道,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賀力平教授撰文指出,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同時,要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更
文章指出,過去,我們大量看到這對矛盾:一方面,金融市場和各種金融交易行為快速發展,社會各方面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但是,許多金融行為是不規范的,形形色色的風險遍地皆是,金融危機跡象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在中央政府采取強制性措施進行整頓的時候,金融市場又出現萎縮不振,企業正常融資需求的滿足面臨困難,經濟發展受到限制。 文章指出,不規范的集資行為是一類事例,金融交易中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也是一類事例。這方面,既有一些非規范機構或企業的行為,例如,未經授權或未經適當授權的企業從事高息債券股票的發行或交易,也有一些規范機構或企業的不規范行為,例如,一些銀行的分支機構從事“高息攬存”或亂發貸款,等等。若干年以前,眾多國內銀行分支機構大搞“第三產業”,把大量存款來源資金投放在高風險的長期性實業資產項目上,不僅出現了許多壞賬,而且還使銀行資金的流動性受到嚴重影響。盡管有這么多問題或潛在問題,銀行資金的這種不規范用途或其他許多不規范融資活動客觀上也發揮著促進資金流通的作用,也是當時高速經濟增長的一個支持因素,而且有時甚至是短期性高速增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這種不規范金融活動同時也伴隨著巨大問題。首先是微觀金融風險問題。如果不遵從貨幣資金運行的正常規則,例如配置一定比例的資金流動性,那么,金融機構必然會面臨流動性風險甚至流動性危機的威脅。其次,即使不出現流動性問題,這種不規范的金融活動也降低了資金使用上必要的效率標準,不能發揮促使社會儲蓄資源有效地在各部門和各企業配置的作用,即不能通過金融機構的正常活動發揮“擇優淘劣”的作用,高效率企業因而難以脫穎而出,社會經濟的整體效率也就受到不利影響。最后,許多低效率甚至是劣質企業活動也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尤其是長期性地、大規模地得到這種資金支持,那么,整個金融系統的資金回報率和流動性就會受到影響,終極結果便是整個金融系統的不穩定和全面危機。 文章指出,過去應對金融系統風險問題往往采取簡單粗暴的行政控制措施,例如,在金融行業內實行“全面禁入”,對金融機構的各項具體業務也實行“審批制”,有時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對金融活動實行數額控制,包括一律凍結貸款活動或一律不準發行債券股票,等等。這類措施,當然也能達到控制風險和防范危機的目的,至少是在短期內可有這種作用。但是,這類對策也有其嚴重的不利作用。首先,當正常的金融活動受到限制時,經濟增長的速度也隨之下滑,金融緊縮與經濟緊縮會同時發生。其次,規范金融業固有的“獎勵先進限制落后”的重要作用在全面緊縮政策的背景下必然受到傷害,高效率企業同樣也會失去必要的金融支持。此外,由于社會經濟對金融活動的需求總是存在的,這種需求在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十有八九會轉向非規范金融。也就是說,對規范金融機構的強制性限制措施客觀上還往往促使非規范金融機構的涌現,并促使一些規范金融機構進入或增加非規范金融交易行為。這也意味著,旨在控制金融風險的政策到頭來還是使社會經濟中的金融風險以另外的、看不見的或能見度很低的方式出現并累積起來。 文章指出,歷史經驗歸根到底,就是要發展既規范又有活力的現代金融服務業,要實行開放政策,同時又要針對金融業的特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監管體制。 “十一五”規劃提出,推進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同時還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些說法的根本意思是要促使金融機構走企業化和市場化方向,國內金融業的準入限制要逐步縮小,各類金融企業今后將有更多的經營自主權,政府對金融市場上的基本價格變量??利率和匯率??的直接干預也將減少并最后取消。 關于利率市場化,過去幾年中已經邁出了重要步伐。但是,利率市場化最關鍵的幾個指標??銀行自主確定所有存貸款利率,公私債券股票發行和交易價格,保險費率的基本標準,等等,目前還沒有完成。如果金融市場的基本價格仍然處于管制或半管制狀態,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還很可能伴隨許多不規范行為。金融市場上的競爭與其他市場一樣,也可能要經歷一個由價格競爭過渡到非價格競爭的轉變。完全的價格競爭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本身也伴隨許多重大風險。但是,完全限制價格競爭也不是一件好事,也會帶來許多弊病。 金融機構一旦獲得自主定價權,那么,在具備自我約束的背景下,它們應當能夠從自身利益出發,根據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來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進行科學定價,并考慮到其他競爭性金融機構的反應行為和市場地位的因素。在這種市場關系中,單個金融企業通常難以將自己所面臨的風險以不規范的方式“轉嫁”出去。 文章指出,總的看,“十一五”期間是我國金融發展和改革進程中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一些重要轉變將會出現,并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革奠定一個基本框架。 (吳耀明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