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全球經濟失衡不會持久(更新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19:59 世華財訊 | |||||||||
注:本次更新出現在文章第六段至文末 國際清算銀行26日稱,全球經濟失衡不會永久持續下去。 綜合外電6月26日報道,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26日在其年度報告中警告稱,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喜人,但全球金融失衡不能永久持
BIS稱,全球失衡很可能有序緩和,風險突發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然而過去幾十年里所發生金融危機的促發原因完全出乎意料。 以央行的央行著稱的BIS稱,在長期寬松貨幣政策之后,美國、歐洲、日本等央行開始實行緊縮貨幣政策。 BIS在報告中考慮到兩種類型的錯誤時稱,首先,各國應更早實行更緊縮的貨幣政策。長期寬松的貨幣政策已深深埋下通脹的種子,使得一系列失衡問題愈演愈烈。其次,失衡問題可能已經非常嚴重,以至于貨幣緊縮令其突現,對全球發展和就業帶來負面影響。 然而,各國面對著不同程度的通脹壓力和失衡對經濟增長的威脅,如歐洲大陸超額生產能力仍然很高,金融失衡問題與美國和其他通脹目標國家相比不太明顯。這些國家實行更高程度的貨幣緊縮政策似乎更合適。 報告還強調,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增長仍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 同樣,如果全球化制止通脹的效果被低估,這種效果逐漸減弱的結果也無法預料。 BIS在報告中強調與宏觀走勢相背離的時間和范圍,如美國債券收益率之謎以及好壞投資產品之間收益之差的日益縮小不能僅從經濟基本因素得到解釋。 另外,BIS稱,面對創紀錄的美國對外赤字和前所未有的家庭債務,美元最近走弱以前的強勁走勢仍很難得到解釋。 所有這些很可能與長期以來強勁的全球流動性相關。 BIS稱,存在金融失衡以市場突然陷入騷亂的形勢展開,或經濟增長在更長期中放慢,或二者兼有的風險。 關于主要貨幣市場,存在對匯率變動幅度很大且無序的擔憂,即使美元小幅走低也會對美元持有者遭受嚴重的損失。 中國美元儲備4月底增加至8750億美元。 BIS稱,貨幣政策若用于應對風險,則需要支撐。更好的財政和結構改革、全球政策協調、集中應對長期通脹而非短期定量目標將幫助降低風險,同樣各國央行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就如何反應達成協議,確保國家立法不會阻止緊急信息的共享也能幫助降低風險。 亞洲貨幣必須進一步升值,有信號表明,一些亞洲國家央行已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然而中國仍很例外,2005年外匯儲備增加2000億美元。 BIS強調,過去許多危機如1994年墨西哥危機,1997年亞洲危機,1998年俄羅斯和美國危機并沒有緊跟高通脹。盡管人們喜歡低通脹,但低通脹不足以保證好的經濟表現。 綜合上述考慮,目前尋求價格穩定的傳統貨幣政策可能需要改善。金融失衡應在貨幣政策中扮演更總要的角色。 BIS稱,應該設立更豐富的經濟指標引導貨幣政策制定,尤其是金融失衡指標,包括內部和外部。從長期來看,金融失衡將給物價穩定帶來更大的威脅和更高的通脹壓力。 (劉美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