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 > 正文
 

人民大學專家認為短期外債風險可控趨勢仍須關注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9日 14:04 世華財訊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主任趙錫軍認為,中國短期外債風險基本可控,但也不能忽視其中的隱患,對于短期外債的發展趨勢和可能引發的風險應予以密切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據金融時報5月19日報道,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債統計數據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該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末,中國外債余額為2810.5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余額為1561.4億美元,比2004年末增加329.4億美元,占外債余額的55.6%。這是否意味著,
短期外債的增長已經發出了“超標”的警戒信號。

  對于短期外債規模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室主任易憲容認為,短期外債的規模過大,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增大,速度加快,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不斷上升,對經濟的風險就比較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泰國、

馬來西亞、韓國都曾有一個短期資本大量流入的過程,因此短期外債規模作為債務危機的警戒信號之一,受到各國金融監管當局的密切關注。

  據外匯局公布的歷史數據顯示,中國在2002年年底短期外債占比為31.43%,此后便逐漸攀升,到2004年3月底突破了40%大關,達到40.66%,而在2005年年底則達到55.6%的歷史高點。這一數字已經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25%的警戒線,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的短期外債規模已經隱含了較大風險?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主任趙錫軍認為,評價短期外債是否產生較大風險,需要對外匯進出中國的結構進行分析。短期資金主要是通過QFII等形式進入中國,進行

證券投資。而從外債比例來看,雖然短期債務占到55.6%,但中長期債務的比重仍然較大。因此,他樂觀地表示,外債結構的潛在風險不會太大,短期外債風險是基本可控的。

  同時,趙錫軍認為,我國短期外債風險基本可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國的外匯儲備比較充足,并呈逐年遞增態勢。和外匯儲備與短期外債的國際標準安全比率1∶1相比,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這一比率始終在國際標準安全線內,因而有足夠的清償能力支付外債,不會對我國金融秩序造成危機。

  易憲容對上述觀點表示認同,他認為,導致我國短期外債規模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進出口規模擴大,貿易信貸中進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預收款隨之增加;二是外資銀行業務活躍,從境外融資相應增加,且以短期信貸為主,這也推高了短期外債;三是外商投資企業的借債需求。而從短期外債結構分析中不難發現,貿易信貸的增長是我國短期外債占比增長的主要原因,對短期外債增長的貢獻度達到77.1%。并且,進出口迅速增長使得與貿易有關的融資需求上升,貿易信貸的增長與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之間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同時貿易信貸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進出口企業利用延期付款和提前收匯等方式來防范匯率風險的意愿較強。這表明,我國的短期外債大多具有真實貿易背景,因此一般不會出現資金大進大出的局面。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為積極防范外匯金融風險,針對2005年我國短期外債激增的形勢,外匯局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政策,適度控制外債流入規模。同時,外匯局還在積極推進外債預警系統建設,從而為更好地防范和控制外債風險創造條件。

  與此同時,兩位專家均表示,盡管我國短期外債的風險雖然可控,但也不能忽視其中的隱患。短期外債的超標是個警戒信號,外債這把雙刃劍,一方面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可能導致債務危機,給國民經濟帶來沉重包袱和極大危害。20世紀80年代拉美的債務危機,1994年至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都為此提供了佐證。因此,對于短期外債的發展趨勢和可能引發的風險應予以密切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趙錫軍預測,央行加息以后,導致的短期債務的增長將可能會導致國內還款壓力增大。但他也表示,這種變化幅度不大,外債的風險并不會大幅增加。易憲容則預計,從近期看,外債規模的變化會跟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有關,而隨著我國對世貿組織承諾的臨近以及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我國外債管理的壓力也日趨增加,建議在完善外債管理上加強事后監管力度,嚴控境外游資的流入,同時縮小本外幣利差,提高對外債風險的預警能力和防范能力。

  (吳耀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