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本周受重挫 兌主要貨幣創數月乃至數年低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9日 06:40 世華財訊 | |||||||||
紐約匯市28日美元以下挫結束了全周的疲軟走勢,兌主要貨幣的匯率相繼創出數月乃至數年低點,期間還不時伴隨著振蕩走勢。 綜合外電4月28日報道,紐約匯市28日美元以下挫結束了全周的疲軟走勢。美國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和人們對伊朗核問題的擔憂加劇了上周末G7會議聲明發布,以及周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簡稱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發表講話以來市場對美
歐元兌美元以大約1.2535美元開盤,盤中一度沖高至1.2635美元的高點。美元兌日圓一度跌破114日圓,也創出3個月低點。而英鎊和瑞士法郎兌美元匯率則連續創出7個月高點。 加元兌美元匯率盤中曾創出28年來的高點,受美元在全球市場面臨的廣泛壓力、商品價格再度走強,以及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對利率前景作出了建設性預期等因素提振。 尾盤時,美元兌1.1179加元,周四尾盤為1.1232加元。加元匯率盤中高點為1.1174加元兌1美元,按照加拿大央行的統計數據,為1978年6月以來加元兌美元匯率的最高水平。 電子交易系統顯示,紐約匯市周五尾盤,歐元兌1.2636美元,周四尾盤為1.2534美元。美元兌113.83日圓,周四尾盤為114.04日圓。歐元兌143.70日圓左右,周四尾盤為142.99日圓。美元兌1.2383瑞士法郎,周四為1.2593瑞士法郎。英鎊由1.8019美元升至1.8239美元。 美元在本周遭遇重挫,自上周五尾盤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下跌了2.4%左右。同期英鎊兌美元匯率的升幅約2.4%,而瑞士法郎以近2.7%的升幅位居歐洲貨幣兌美元匯率升幅榜之首。同時,日圓兌美元匯率在此期間上升了2.5%。 在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數據,以及4月份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消費者信心指數和4月份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在周五公布之后,美元即開始下跌。以上數據的結果均略低于預期。 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影響,美元延續了周四的跌勢。周四伯南克在華盛頓向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Congressional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發表講話時暗示,Fed可能將暫停其歷時近兩年的加息周期。 美元匯率從本周一開始便遭打擊,此前七大工業國(G7)在會議聲明中表達了對全球失衡狀況的擔憂,同時要求有關國家提高匯率制度的靈活性。 美元兌主要貨幣最初在前市下跌,受美國公布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低于市場預期的影響。第一季度GDP 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折合成年率增長4.8%,稍低于市場預期的增長5.0%。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整月報告顯示,4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最終數據為87.4,低于89.2的初步數據,也低于3月份的88.9;該數據的公布增大了美元的壓力。 另一項對美元產生負面影響的數據是芝加哥采購經理協會(Purchasi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Chicago)公布的數據,經季節因素調整后,4月份芝加哥地區商業活動指數從3月份的60.4降至57.2,低于市場預期的58.5。 周五,最后一則給美元造成沉重打擊的消息是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的言論,他表示,聯合國安理會(Security Council)決議不會使伊朗放棄鈾濃縮計劃。 內賈德發布上述言論后不久,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簡稱IAEA)在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伊朗無視聯合國安理會為伊朗停止鈾濃縮設定的30天的期限。 美元沒有從美國財政部長斯諾(John Snow)的講話中獲得顯著支撐,斯諾在接受Bloomberg TV采訪時表示,美國仍堅持強勢美元政策。斯諾最近在其他公開場合中未曾發布過相似言論。強勢美元政策是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匯率政策的基石,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RBC Capital Markets駐紐約高級外匯策略師T.J. Marta表示,市場人士眼下看跌美元,已公布的數據未給他們提供改變其觀點的理由。 Marta表示,眼下有利于美元的消息不多。 Marta表示,從七大工業國(G7)公報到伯南克(Bernanke)在美國國會的陳述,本周諸多不利因素匯集起來給美元造成了壓力,迫使美元兌主要貨幣走低。 (賈寶紅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