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稱2006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目標為16%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3日 10:11 世華財訊 | |||||||||
中國人民銀行吳曉靈副行長指出,2006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定,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調控目標為增長16%,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利率、匯率的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3月23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吳曉靈副行長18日在2006中國金融形勢分析、預測與展望專家年會發言指出,2005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全年國內生產總值
2005年貨幣金融形勢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保持了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全年廣義貨幣M2增長17.6%,人民幣各項存款增長19%,貸款增長13%。貸款投向和期限結構有所改善。企業用于流動資金的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合計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為47.7%,比例明顯提高;中長期貸款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抑制,全年新增量占比下降10.8個百分點;金融支持三農力度進一步加大。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運行平穩,匯率有升有降,彈性逐漸增強。匯改后至2005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價最高為1美元兌8.0702元人民幣,最低為1美元兌8.1128元人民幣。年末收于1美元兌8.0702元人民幣,2006年3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8.0492。2005年12月貨幣市場七天回購利率為1.56%,資本市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股市信心逐漸恢復,年末上證股票指數為1161點,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927億元,同比增長14%。 2006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定,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調控目標為增長16%,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利率、匯率的基本穩定。 2006年是我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宏觀調控成果,實現“十一五”規劃良好開局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當前國內外總體形勢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 2006年世界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據有關國際機構預測,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4.3%左右,與2005年大體持平,世界貿易增長7.6%,略高于2005年。世界經濟也面臨發展不平衡、石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等潛在風險,但總的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機遇大于挑戰。 2006年國內形勢總體有利于經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和居民消費機構升級步伐加快,投資、消費、出口均能保持較快增長。經濟自主運行能力不斷提高,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增強。經濟普查數據調整后,各項宏觀經濟指標更趨穩健,顯示出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006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 1、投資反彈的可能依然存在。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7%,增幅比上年高3.8個百分點,目前在建、新建和擬建規模仍然偏大。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會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投資熱情繼續高漲,投資反彈壓力仍然較大。 2、資源價格調整的壓力和產能過剩并存的局面使物價走勢面臨上行和下行的雙向壓力,特別是在能源、資源約束下物價上升的趨勢不容忽視。公共服務類價格、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將帶動生產成本的提高和整體物價的上升,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消費會因此受到一定程度沖擊,仍然需要進一步密切跟蹤物價走勢對于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 3、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應對產能過剩的矛盾,我們必須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但要對此過程中帶來的就業問題和銀行資產質量的風險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結構調整在短期內帶來了較大的就業壓力,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產業結構升級伴隨著一些經濟效益不高、競爭能力不強的企業在競爭領域的逐步退出,銀行貸款成為不良資產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對于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貨幣金融政策應更加關注市場流動性過多的狀況和疏通資金流動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優化資金配置。 1、適度調控市場流動性是人民銀行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由于外匯資金的增加,各家銀行通過結售匯業務獲得了大量的人民幣頭寸,使銀行系統具備了極大的資產擴張能力。為調控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人民銀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多種手段,吸納社會過多的流動性。2005年全年人民銀行發行央行票據2.8萬億元,年末余額2.1萬億元。2006年前2個月人民銀行又發行央行票據8250億元,2月末余額2.4萬億元。在社會融資渠道不暢,商業銀行業務擴張受資本充足率約束較強的情況下,央行票據的發行是商業銀行較好的投資選擇,但在情況發生變化,如商業銀行投資選擇余地增加和貸款意愿增強時,央行票據的發行將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2004年至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資本充足率等硬性改革條件的要求使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更為審慎。2005年下半年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以來,銀行貸款發放的能力和動力明顯增強。在金融機構資產擴張的能力和意愿不斷增加和外匯資金持續流入的形勢下,如何加強人民銀行調控的主動性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挑戰。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定和中性的同時,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及其組合,將商業銀行的頭寸調控到適度的水平。 2、在總量調控下優化社會資金配置是2006年貨幣政策和金融政策關注的另一重要問題 銀行信貸比重過高,直接融資渠道不暢,正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人民銀行將一如既往地推動債券市場發展,依靠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金融產品創新為重點,加強市場基礎建設,完善市場功能,不斷推動金融市場的快速健康發展。逐步推動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穩步擴大企業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進一步研究拓展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直接融資的方式和途徑,力爭適時推出新產品。推動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進一步完善做市商和經紀商制度,加強債券登記托管體系建設。 人民銀行積極支持基金的發展,培育機構投資人,逐步擴大銀行投資的基金公司的試點,完善服務公眾的投資證券工具,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為股市拓寬資金渠道。 3、人民銀行將配合有關部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維護國際收支平衡 中國外匯儲備增長較快和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目標。外匯儲備增長過快是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反映,是長期以來我國在政策上鼓勵出口,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匯政策“寬進嚴出”取向的結果,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也要以政策調整來促進結構調整,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平衡。一是繼續調整“寬進嚴出”的外匯政策取向,解決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政策源頭。二是進一步擴展外匯資金運用方式,變“藏匯于國”為“藏匯于民”。三是有序可控地拓寬資本流出入渠道,穩妥推進對外投資,構建完整的“走出去”外匯管理促進體系。 匯率的靈活性有助于國際收支結構的調整,但匯率的大幅度變動不利于經濟的平穩發展,人民銀行將調整外匯政策,釋放合理需求,控制非正常外匯供給,為新的匯率形成機制運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調節國際收支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實行資金流出入平衡管理。 隨著利率、匯率市場化程度逐步增強,我們將為市場提供風險管理工具。研究推動并完善利率互換試點。進一步加強對遠期利率協議的研究,適時開展遠期利率協議試點工作。逐步推出標準化和非標準化合約的外幣/外幣、人民幣/外幣衍生產品。企業和金融機構要適應資金價格變化,學會運用衍生工具管理和控制風險,改變自身傳統經營觀念,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經營能力,逐步適應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快融入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 2006年宏觀經濟和政策將保持穩定,經濟發展的活力和靈活性將得到增強,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去年的良好發展勢頭。人民銀行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增強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穩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進一步改進外匯管理,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