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匯市信息 > 正文
 

加拿大央行7日可能不會在政策聲明中談到加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13:27 世華財訊

  加元近期因加拿大央行利率決策所推動的漲勢已引發市場人士猜測央行可能會在7日的聲明中談及加元,但同時有分析認為,加央行可能不會談到加元,因為商品價格漲幅和匯率漲幅之間的差距尚未達到2003年中和2004年底時的程度。

  綜合外電3月7日報道,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可能在周二發表的聲明中闡述對加元升至14年高點的看法,這將是那些尋求加拿大政策走向線索的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加元近期因加拿大央行利率決策所推動的漲勢已引發市場人士猜測央行可能會在周二的聲明中談及加元,這將對周二公布決策后的貨幣政策走向提供指引。

  然而,市場人士的上述期望也可能會落空。加拿大央行很可能決定對

匯率波動不置一詞。

  加拿大央行通常在政策聲明中對利率決定作出言簡意賅的解釋,而對央行在政策聲明中應該談到什么問題并沒有任何規定,即便是像加元匯率這樣關鍵的經濟變量也未必能出現在央行的聲明中。

  加拿大央行上一次在政策聲明中明確談到匯率問題是在2005年10月24日決定加息的時候,央行當時在政策聲明中表示,

能源價格波動巨大,加元兌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均出現上漲。

  那么市場為何會企盼加拿大央行會在本次發表的政策聲明中談及加元。

  盡管加元(兌美元)匯率已升至14年高點,但自加拿大央行上一次于1月24日公布利率決定以來,加元的絕對值漲幅并沒有這么大。

  周一后市,美元兌1.1403加元,加元已在自1月24日以來的六周中上漲了大約0.7%。與上周四兌1.1298加元的14年低點相比,美元現已收復了部分失地。

  事實上,引發分析師猜測央行可能提及加元的原因并不在于加元近期大幅上揚,而是加元是在商品價格沒有同步上漲的情況下一路飆升的事實。這已促使分析師和市場人士提出許多問題,并希望得到答案。

  推動加元上漲的因素是什么?加拿大央行如何界定這種因素? 一類波動還是二類波動?

  加拿大央行制定了一個界定匯率波動原因的框架。如果匯率波動是由加拿大商品出口價格變動等基本面因素所致,央行就將其視為“一類波動”,否則就視為“二類波動”。

  針對這兩類波動,加拿大央行會相應采取明顯不同的貨幣政策。

  在一類波動的情況下,加元升值往往伴隨著總體需求的上升,而后者抵消了加元升值對加拿大經濟的緊縮影響。因此,一類波動不需要加拿大央行作出政策調整。

  然而,在二類波動的情況下,加元升值是由投機資本流動或不涉及總體需求增長的類似因素造成的。

  加元在這種情況下升值對經濟所產生的緊縮影響有時需要央行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

  在這一情況下,央行會繼續致力于減少貨幣刺激舉措,因為在央行看來經濟已達到滿負荷運轉狀態。

  如果加元當前上漲屬于“二類升值”,那么這種升值本身就能發揮央行某些政策的影響,從而降低了央行加息的必要程度。

  BMO Nesbitt Burns Inc.的副首席經濟學家Doug Porter認為,央行可能不會明確提及匯率問題,但可能會通過談到“全球調整”或類似的說法,拐彎抹角地提及這一問題。

  不過,Porter表示,央行未必一定會對加元近期的飆升作出反應,因為商品價格漲幅和匯率漲幅之間的差距尚未達到2003年中和2004年底時的程度。當時,兩者之間的差距促使加拿大央行暫緩緊縮貨幣政策。

  和其他所有分析師一樣,Porter預計,央行周二會將其隔夜目標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75%。

  然而,鑒于加拿大利率正在接近央行希望其達到的水平,Porter指出,如果加元正在起到緊縮貨幣政策的作用,那就是加拿大央行至少在未來幾個月中暫停加息的另一個原因。

  Merrill Lynch Canada的首席經濟學家和策略師David Wolf認為,加元近來的升值更像是二類升值。

  他指出,盡管加元走高,但加拿大央行的商品價格指數已自2005年12月中旬的高點下降了17%。

  Wolf稱,加元近期走高似乎和美元普遍走軟不無關系。事實上,這恰恰是加拿大央行在去年1月的政策報告中提出界定加元波動的框架并用來解釋二類波動的例證。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