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滾動新聞 > 正文
 

央行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為增強匯率彈性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4日 10:43 世華財訊

  [世華財訊]央行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并改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北師大學者鐘偉表示,這次改革為增強匯率彈性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據金融時報1月4日報道,日前,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自1月4日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并改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鐘偉表示,作為人民銀行新年伊始的第一號公告,它
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即基于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人民幣匯率改革始終在穩步推進。

  鐘偉指出,不應該把

匯率改革簡單地視為2005年7月21日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上人民幣/美元中間價的調整,匯改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從2005年5月18日銀行間市場引入以做市商為基礎的、八對外幣兌換外幣的即期交易品種之后,匯改始終不停地向縱深發展,幾乎每個月央行和外匯局都在推出與匯改相關的措施。更不應該僅僅關注
人民幣匯率
的重新定值,而應該關注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市場化。這次一號公告具有以下特色:一是傳遞了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強烈信號;二是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穩健地引入了詢價交易機制;三是改革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這些改革將為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此前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交易、集中授信、機器指令自動撮合交易方式,這次在銀行間即期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機制,鐘偉表示,這是一個很自然而穩健的轉變。第一,回顧一下十余年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運行,在1994年開始匯率并軌之時,以及在此后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外匯交易中心采取的交易模式,有效地完成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和保障

外匯儲備穩健增長這兩個政策目標。但目前中國面臨的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都和十多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改革匯市交易模式適應了以銀行為主的交易主體的內在要求。

  第二,當初,在全國分散的外匯調劑市場的基礎上,難以具備直接采用OTC的條件。此后,撮合交易市場有了長足發展。但OTC市場顯然更能適應低成本運作和規避風險之需。另外,從國際范圍看,OTC交易也是主流交易模式,因此改革匯市交易模式適應了富有彈性和有效率的交易機制的內在要求。

  第三,早在2002年,央行就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非美元交易中,進行了做市商制度試點。從2005年5月18日開始,央行通過相關改革在外匯交易市場中,對外幣品種的即期交易引入了做市商機制;2005年8月10日,央行通過201號和202號文,進一步在遠期結售匯和掉期交易中引入了詢價、雙邊授信和雙邊清算等機制。這些改革措施效果良好,各種金融交易品種日漸豐富,交易量也有明顯放大。這次在即期市場中引入詢價交易機制,并且為保證外匯交易的平穩和中小機構的參與,繼續適當保留撮合交易,是水到渠成的穩健做法。

  在引入OTC方式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也做了改革。鐘偉認為,首先,這種中間價形成機制使得定價兼顧了做市商和交易中心的需求,很大程度適應了提高效率、保證市場交易流動性和連續性的要求。做市商之所以對中間價有影響,是因為外匯交易中心開市必須向其詢價,作為計算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基礎樣本,交易中心之所以對中間價有影響,是因為其必須合理地對做市商的報價加權平均,而權重則由其根據報價方的地位等綜合因素考慮決定,這種雙層結構保證了中間價形成的合理性,同時也對該機制的透明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第二,這種中間價形成機制使得定價兼顧了大機構和中小機構的不同市場需求。大機構將享有主要定價中心的地位,但同時承擔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和保證交易平滑進行的義務,中小機構既可選擇和做市商交易,也可選擇撮合交易。隨著雙邊授信和清算的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信號無疑將更為充分和準確地傳遞市場供求信號。這種OTC交易和撮合交易并存的雙層報價議價機制,也更符合不同市場主體的地位。

  第三,由于人民幣兌歐元、日元和港幣等非美元的中間價,是由交易中心根據當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以及與當日9時國際匯市的即時行情套算而定,因此這種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了交易中心現行的報價設計。隨著市場交易量和交易品種的擴大,隨著做市商報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彈性也將得到有效增強。

  鐘偉表示,這次改革為增強匯率彈性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與其只關注重新定值,不如關注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進程;與其不切實際地期望人民幣匯率劇烈波動,不如更多地關注影響匯率形成的交易制度設計、國內外宏觀經濟等綜合因素。中國匯率改革進程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對此我們應有耐心和信心,有勇氣和智慧。

  (郭建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