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滾動新聞 > 正文
 

貨幣掉期操作有望再度推出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7日 11:03 世華財訊

  [世華財訊]央票大量發行顯現負效應,而貨幣掉期通過幾家大的商業銀行進行定向操作,資金回籠更有針對性,對市場干擾作用較小,貨幣掉期操作有望再度推出。

  據中國證券報12月7日報道,11月底,央行首次推出60億美元的貨幣掉期操作,該措施既減緩了央行的外匯儲備增長壓力,又有針對性地降低了資金寬裕機構的流動性,對票據發行有較好的替代作用。近期央票發行已嚴重干擾了銀行間正常的現券成交,貨幣掉期再度登
場已成為市場的一種期盼。

  據統計,12月份和2006年1月份,將有4960億央行票據到期,同時到期的還有1200億正回購;這意味著除去外匯占款的增加,光應對前期的舊賬,央行就需要在公開市場繼續回籠資金6160億。盡管央行已在從制度安排和機制上尋求解決外匯占款增長過快的途徑,但改變資金寬裕的現狀也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發行票據依然是央行現有應對資金到期高峰的主要手段。

  隨著央行票據的大量發行,其負效應也在不斷顯現。經濟學家李揚曾指出,由于央行本身調控主體性質等因素的制約,央行票據發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是發行成本和資金使用,由于央行票據只在金融系統內部循環,國家無法使用這筆資金進行社會投資,這意味著在發行票據所形成的沉淀資產在沒有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央行卻要承擔支付利息的成本。其次,央行票據是央行以自身信用為擔保發行的債務憑證,應當具有國家主權級的信用等級,是一種無風險的債券產品。但從內地現行的稅收體制和市場利率定價情況來看,央行票據由于不具有免稅的優勢,普遍被金融機構看作金融債品種,這無疑進一步加大了央行票據的發行成本。更為關鍵的是,市場央票的現有存量已經十分龐大,如果不對現有央行和

商業銀行
外匯儲備
分布進行調整的話,央行為對沖資金到期和銀行結匯所進行的票據發行將變得永無休止。

  11月25日,央行與國內10家銀行進行了60億美圓的貨幣掉期操作,此次操作將外匯儲備分流到了各個商業銀行,對于央行來說減輕了外匯儲備的壓力。同時掉期操作其對手方只是商業銀行,針對性強,使得商業銀行的資金面偏緊,對央行票據的需求也大大減少。很顯然,掉期操作對央行的票據發行就起到了較好的替代作用,央票的總供給下降,總需求也在下降。

  從11月底央行首次推出貨幣掉期以來,尚沒看到央行進一步操作的跡象,發行票據依然是央行回籠資金的主要形式。從近幾周的情況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由于目前資金主要集中在幾家大的商業銀行手中,公開市場操作幾乎變成了央行和幾大商業銀行的寂寞游戲。央行主要想通過發行票據來回籠資金,改變貨幣市場利率過低的狀況;而幾大行卻利用這一機會,提高了對央票發行利率的要價。其市場表現是,雖然最近兩周,央行明顯減弱了資金回籠的力度,但公開市場操作的結果卻是,各個期限的央票發行利率都出現了快速攀升,上周3月期和6月期央票的發行利率都抬升到1.80%以上,遠超過央行提供給商業銀行的

準備金利率1.62%的水平。

  在央票發行利率走高的同時,銀行間回購利率的走勢也急劇攀升。截至昨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已經爬升到1.9555%,超過了昨日1年期央票1.9056%的發行利率,幾乎和二級市場兩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相當。從昨日銀行間市場回購的成交情況看,質押式回購的成交量只有339.62億元,成交筆數只有164筆,遠低于銀行間市場正常的成交水平;正常情況下,該水平為日平均成交量700億元、日平均成交筆數300筆。這說明,在大機構的過度操縱下,其他金融機構明顯減弱了對資金的融入。

  債券二級市場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一般來說,短期利率走高對債市有利空影響,但無論是交易所還是銀行間債券市場連日來都不斷走高。許多交易員認為,目前大行的資金仍舊寬裕,并且這種寬裕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所以一旦央行的資金緊縮力度減弱,債券市場將重歸牛市。所有這些都說明,目前的公開市場操作已不能充分反映貨幣市場資金的真實狀況,央行急需在資金回籠上尋求新的思路。貨幣掉期通過幾家大的商業銀行進行定向操作,資金回籠將更有針對性;并且這種操作并不直接影響銀行間市場現券和回購的定價,對市場的干擾作用較小。所以,掉期操作的再度登場幾乎成為各方的共同期盼。

  (郭建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