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央行首份反洗錢報告日前公布。2004年全年流入中國內地的個人大額外匯金額為39.56億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近1/3。銀行界的專家指出,雖然中國在反洗錢制度、法規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但反洗錢斗爭的法律結構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反洗錢的成效。
央行7月11日通過《財經》雜志公布了《中國反洗錢報告2004》,這是央行公布的首份
反洗錢報告。可以看到,與200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反洗錢報告相比,2004年全年流入中國內地的個人大額外匯金額為39.56億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近1/3。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流入境內的外匯中不乏賭人民幣升值的套利游資和在國內從事洗錢交易的黑色資金。鑒于此,國內的相關監管也正在加強。
《中國反洗錢報告2004》(以下簡稱《報告》)是央行成立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后公布的首份反洗錢報告,之前這塊工作主要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央行的介入反映了國家監管部門對反洗錢工作的日益重視。
《報告》顯示,2004年個人大額外匯資金跨境交易的流入金額為39.56億美元,流出金額為9.64億美元,凈流入額為29.92億美元,流入額是流出額的3倍以上。
2004年美國流入中國內地的金額為14.06億美元,占比為35.53%,是外匯流入量最大的國家,其次是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地。流出金額最多的地區是香港,占比49.95%,其次是美國、臺灣、韓國和日本、新加坡等地。
大額外匯的持續流入與國際游資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難脫干系。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師劉維明表示,一般意義上,個人大額外匯的流入額主要由四部分構成:一是國內公民在國外的外匯收入;二是流入中國境內的國際游資,即熱錢;三是外匯在國內的正常投資;四是在國內從事洗錢交易的外匯資金。
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理財科科長王鵬向世華財訊表示,近年來,中國在反洗錢制度、法規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但《反洗錢法》遲遲未能出臺,中國反洗錢斗爭的法律結構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反洗錢的成效。
王鵬進一步指出,反洗錢犯罪現狀在我國可以說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既無成熟的理論研究成果可循,更無可行的實踐經驗所依。另一方面,欲借鑒在該領域內的國際間合作以獲得反洗錢犯罪的實踐經驗也困難重重,金融體系內反洗錢運作的難點是對可疑支付交易的界定標準,此為國內空白,而鑒別可疑匯劃的標準被國際上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視為絕對機密。
對于打擊洗錢犯罪現狀,王鵬指出,由于央行權力功能的法律局限,致使其制定的《反洗錢規定》僅能將其規范行為限定在行業規范的層面上,只能規定對洗錢犯罪的行業監督、控制及糾舉作出相應的規定,這既是《反洗錢規定》的功能局限性,又是目前中國反洗錢斗爭法律力量資源方面結構性的缺陷。
據了解,中國反洗錢斗爭堪令人憂的法律結構缺陷還遠不止《反洗錢規定》存在那些缺陷,“徒法不足以自行”,相應的機構及體系的建立屬當務之急。我們目前在反洗錢的兩大體系建設方面面臨的局面是,國內體系急需規范及完善,與國際的合作體系亟待建立。大量的金錢被洗到國外而無法追回,暴露了中國反洗錢國際合作的嚴重缺位。
對此,央行反洗錢局局長凌濤表示,央行目前正在著手制定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的反洗錢規章。今年下半年開始,證券及保險公司將有義務報告可疑交易;以后非金融行業如房地產、彩票、珠寶、貴金屬經營交易,以及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等也將有義務報告可疑交易。
此外,按計劃,國內首部《反洗錢法》也將于今年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新法案將貪污、賄賂等嚴重的犯罪均納入洗錢罪的上游犯罪,與貪污、賄賂等犯罪有關的洗錢行為將被認定為犯罪行為。之前,只有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和走私犯罪四類犯罪行為有關的洗錢行為才被認定為犯罪行為。
據介紹,截至2004年底,央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配合公安部門破獲洗錢案件50起,涉及金額人民幣5.7億元及美元4.47億元。
洗錢是指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隱瞞或掩飾起來,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和過程。洗錢不僅損害了金融體系的安全和信譽,而且對于正常的經濟秩序、社會風氣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目前,我國反洗錢的法規包括《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和《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
(馮強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