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滾動新聞 > 正文
 

德意志銀行對中國2005年加息的預期由原來的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09:41 世華財訊

  [世華財訊]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撰文指出,德意志銀行對中國2005年加息的預期由原來的27個基點減少到零。

  據第一財經日報7月12日報道,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撰文指出,最近幾周公布了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其中包括:5月份貸款增長同比下降為12.4%,略低于4月;4月和5月的消費價格指數(CPI)通脹率為1.8%,低于央行4%的目標。基于這些數據,我們對
2005年加息的預期由原來的27個基點減少到零。

  此外,根據美國ISM指數和真實有效匯率的變化,我們預測2005年出口增長會明顯下降。匯率改革的政策已變得愈加復雜,但我們認為下半年可能將會有所動作。

  加息預期下降為零

  最近公布的數據使得一些陣營呼聲高漲??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應該采取宏觀經濟政策來規避通縮風險。據稱,在建材及房地產行業,由于行業利潤大幅下滑,而且最近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措施收緊而導致了需求面的不確定性,在這些行業的投資將顯著放緩。在過去數年中,對經濟增長起到顯著推動作用的是房地產和汽車兩大行業,這兩大行業一旦停止增長,經濟就面臨顯著的下滑風險,這正是某些政策顧問所擔心的。而參與政策辯論的另一方認為,成本上升所推動的通脹目前尚不明顯,但未來數月中將更為加強,所以人民銀行應繼續加息。

  我們并不認為經濟很快就會發生通縮,但預測消費價格指數通脹率將比先前的預測更低,第二季度平均約為1.7%,第三季度則為2%,第四季度則由于基數影響而上升到3%。這樣,我們修訂了年度報告,將消費價格指數通脹率由先前的2.8%降到2.4%,原因在于成本上升所推動的通脹并不顯著,而接下來還會更弱。我們還預測,生產價格指數通脹率將在下半年放緩到3%~4%,全年平均4%~4.5%。2005年整體而言,一年期基準實際存款率(名義比率減去CPI)將接近為零,一年期基準利率貸款利率(名義利率減去PPI)為負的100~150基點(而去年下半年為負的500~600個基點)。我們相信,至少在2005年年底之前,所有參與貨幣政策討論的政府部門都會對這些實際利率感到滿意,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反對改變基準利率。

  因此,我們將對2005年年底之前加息的預測由先前的27個基點降為零,而且我們目前還沒看到2006年改變比率的有力依據。我們相信,政府不采用加息手段,也并未顯示出政策重點將轉向刺激消費,這表明房地產市場的宏觀環境將逐步改善。

  下半年生產投資將放緩

  5月份的工業生產增長略微加速,同比增長為16.6%,而城市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同比增長26%的速度,但是,這兩個數據都多少有些夸大和扭曲(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04年,經濟緊縮方案出臺后,5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產生大幅下降),我們認為,由于企業財政上的虧損迅速上升,這些增長率將無以為繼。5月份,虧損同比上升為60%,而發生虧損的企業的百分比由一年前的6%增加到11%。隨著利潤增長放緩,發生虧損的企業數量增加,許多公司,特別是產能占據70%工業產出的非國有公司,將會在開展新項目和擴大生產方面非常謹慎。我們預測,2005年下半年,工業生產增長會放緩至14%,固定資產投資則降至15%。

  匯率政策愈加復雜

  我們創建了一個出口驅動指數,該指數由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和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組成,用來預測中國出口的增長。使用過去五年的數據,出口驅動指數解釋了大概70%的出口增長的歷史活動。考慮到近期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呈現下降趨勢(12月為58,6月降為53.8),而美元對歐元及日元明顯加強(人民幣亦然),我們的模型預測,在4到5個月的時間里,中國的出口增長可能會由當前的30%減速至17%。這一趨勢對出口商、港口和航運業將產生負面影響。

  一旦人民幣改革的方向確定了,采取初步行動的時間就成為了一個比過去更為復雜的問題。在國內,關于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市場產生何種影響的爭論加強了。美國參議院和國會施加的外部壓力(兩次以議案形式對匯率改革的最后期限作出要求)使國內的反對更加強烈。但是前段時間CharlesSchumer和LindseyGraham兩位議員在針對中國課稅問題上所作的讓步也許能使兩國尋求到解決分歧的新機會。如果中美兩國7月份能夠在紡織品爭端方面互有退讓,而且美國當局對中海油并購案的調查結果最終對中國有利,我們相信中國有可能會在近期對匯率政策作出調整。

  (程笛 編輯)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