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香港貨幣發行委員會建議,金管局應研究負債證明書與銀行體系總結余之間,可否互相轉移,并在咨詢3間發鈔銀行后,提出實際方案供委員會審議。
香港政府新聞網6月4日消息,香港貨幣發行委員會認為,在雙向兌換保證匯率水平設定的兌換范圍內,金融管理局可進行促進聯系匯率制度順利運作的市場操作,如消除可能出現的市場異常現象。
委員指出,金管局應研究負債證明書與銀行體系總結余之間,可否互相轉移,并在咨詢3間發鈔銀行后,提出實際方案供委員會審議。
貨幣發行委員會在5月13日的會議上,檢討了近期聯系匯率強方操作的經驗。港元自2003年底以來一直受到上升壓力,加上港元繼續被用作投機人民幣升值的工具,相信這些壓力持續。
委員認為,鑒于市況有變,現在有理由引入總結余的強方兌換保證,配合原有的弱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在雙向兌換保證匯率水平設定的兌換范圍內,在嚴守貨幣發行局原則下,可進行旨在促進聯系匯率制度順利運作的市場操作,如消除可能出現的市場異常現象。
至于負債證明書與總結余之間可否互相轉移,成員認為,應由金管局研究,在咨詢3間發鈔銀行后,提出實際方案供委員會審議。
至于物業市場的近期發展,委員得悉,現在住宅樓市形成泡沫的風險仍較低,但確認人交易增加,反映住屋的投機需求上升;目前貨幣狀況寬松,但若情況逆轉,可能導致資產價格大幅波動。
委員也審閱了有關通脹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非石油類商品價格變動,對整體消費物價有顯著的預示能力,而油價變動則沒有。
報告指出,非石油類商品價格上升,對香港及內地通脹的影響,較在美國等其他經濟體系大。
香港屬高度開放型經濟體系,因此,本地商業周期與全球商業周期的步伐相當一致;故可以預期本地及全球通脹指標有密切的相關性。
由于食品價格占香港及中國大陸消費物價指數籃子的比重較美國的大,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全球食品價格波動,傾向對通脹造成較大影響。
(陳洪亮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