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的金融體系還不完善,還沒有形成有效的防范匯率風險的機制,在這樣的金融體系下,人民幣匯率還不具備實行浮動的條件。
據第一財經日報6月6日報道,針對近期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4日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第10屆SNAI經濟論壇上表示,由于中國的金融體系還不完善,還沒有形成有效的防范匯率風險的機制,在這樣的金融體系下,人民幣匯率還不具備
實行浮動的條件。我們要對金融市場體系有更新的概念,并通過各種辦法,促進金融市場深化的實現。
樓繼偉在該論壇的發言中表示,“歐美國家要求人民幣匯率盡早開始浮動,其實他們沒有想到,他們是有一個非常深化的金融體系,對他們來說,是不需要多少制度安排的。但中國現在還沒有這種市場機制,我們從現在才開始構建,所以政府高層一再表示,我們有要改革的計劃,但是何時啟動,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樓繼偉表示,“中國的金融市場是比較淺的,我們的概念首先是股市,幾乎忽略了固定收益市場,而歐美卻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其中固定收益產品市場的缺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問題,會對我們國家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構建固定收益產品市場對金融深化和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有很大的意義,因為首先可以鎖定利潤,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
上海啟明金融管理專修學院院長陳朝暉博士表示,“金融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它所產生的風險牽扯到多個行業,這方面的調整非常考驗中國領導人的智慧,但目前情況是,我們的外貿公司沒有準備好,居民也都還沒有準備。”
由于中國的金融市場很少提供外匯避險工具,而中國的企業也已經習慣了在固定匯率下的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開始對匯率實行浮動,做這樣的制度安排,中國的企業很可能會因此而交學費。
樓繼偉舉例說,比如一個紡織品出口企業,如果有3個月的遠期收匯,在固定匯率體系下,可能不會出什么問題;但是如果在3個月內,匯率發生了浮動,升值1%-3%,在沒有考慮到遠期外匯收付款的風險和沒有避險工具的情況下,由于紡織品企業的利潤是比較低的,匯率變動就意味著這單生意白做了。
另外,由于金融市場沒有深度,使我們的國債發行還不能反應長期的收益,實際上受制于短期的頭寸市場。樓繼偉說,我們的長期國債利率通過招標出來也只有4%。比如財政部曾經發行過15年的復息國債,利率非常低,只有3%左右,這不是財政部規定的,而是通過招標形成的,市場就是這么決定的。
“即便有人對國債遠期的收益與風險作出了預測,也沒有機制把它折算成利率。”樓繼偉說,“這都是由于我們的金融市場不夠深化。”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表示,“由于金融體系不夠深化的原因,中國未來3-5年也很難走向完全浮動的匯率體制,盡管市場希望看到匯率制度更加靈活。”
歐盟歐元與金融市場專家委員會主席艾伯特?卓凡指出:“好的金融體系可以使資源流向最有效的地方,可以確保交易安全,可以提供準確的定價信息,中國的金融機制必須要支持經濟的發展,而這些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樓繼偉表示,要深化金融體系,首先是個認識問題。金融市場體系實際上是一個軟實力,不是硬實力,不是建設一座電站,一座大橋,要發展金融市場,首先是認識的提高。我們要建立的是一種機制,這種機制使得企業能夠靈活地規避風險、靈活地融資。
在構建的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監管,不是管制,要有明確的責任,特別是怕和政府有關的部門或單位,一邊監管,一邊在里面操作,這就很麻煩。政府應該是制訂交易的規則,并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就是要多學習,要向國外先進的經驗學習,現在我們允許社保資金到海外投資,這也是一直學習。政府部門要構建制度,市場參與者應該積極地推出產品。近年來,我們的金融產品的推出也是非常多的,但基本上產品類型都沒有突破性的改變,對于金融市場體系我們要有個更新的概念,并通過各種辦法,促進金融市場深化的實現。
(郭建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