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滾動新聞 > 正文
 

外管局局長郭樹清表示中國將改革外匯管理體制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7日 14:07 世華財訊

  [世華財訊]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表示,國際收支平衡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四大目標之一,中國將繼續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據金融時報3月7日報道,近年來,我國貿易順差的持續積累,使我國外匯儲備創下了歷史新高。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04年全年國家外匯儲備數字顯示,我國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6099億美元,一年增長了2067億美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表示,我國國際收支多年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2001年以來順差規模不斷擴大。初步估算,2004年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約700億美元,較2003年增長近一半。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約1120億美元,增長1倍多,資本凈流入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

  我國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并不是偶然發生的。首先,我國是一個高儲蓄國家,長期以來國內儲蓄大于投資,這是經常項目收支盈余的根本性基礎。其次,中國經濟穩定、外資政策優惠、資源和勞工成本低廉以及市場前景廣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持續較大流入。這些企業在我國又大多從事加工再出口的制造業,進一步強化了我國貿易和投資“雙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格局。第三,長期以來我國涉外經濟政策的基本點是擴大出口、限制進口,鼓勵外資流入、限制資本流出,盡管近年來涉外經濟管理政策進行了較大力度的調整,但顯現效果尚需時日。第四,本外幣正向利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境內機構和個人持匯和購匯動機減弱,結匯意愿增強,也是近期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的原因之一。

  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是宏觀經濟運行的結果,其影響有利也有弊。國際收支順差帶來外匯儲備增加,有利于增強國際清償能力,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幣信譽,降低改革風險,也有利于應對突發事件,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同時,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也是國際收支失衡的一種表現。它產生于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又反作用于國民經濟。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意味著在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改進余地,同時對國民經濟的總量和結構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實施宏觀調控的效果。

  國際收支平衡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四大目標之一。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它取決于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涉及諸多方面體制改革和思維定式的轉變。從外匯管理方面來講,為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第一,要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五個方面關系,尤其是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的要求,努力調整外匯管理思路,做到內外均衡、協調發展。第二,要繼續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在積極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同時,切實加強對資本流入和結匯的管理,有序引導資本流出,加強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和預警體系建設,防范短期資本流動沖擊。第三,進一步夯實外匯市場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建立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

  郭樹清表示,截至2004年末,我國外債余額2286億美元,比2003年末增長18.1%。其中,短期外債1043億美元,占全部外債的45.6%,比2003年末提高5.8個百分點,高于國際警戒線水平。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迅速擴張,導致短期外債余額和流量大幅上升。二是進出口規模大幅增長,導致與之相關的貿易融資類短期外債增加。三是受到本外幣正利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境內機構紛紛增加外幣負債,減少人民幣貸款。

  此外,外資銀行外債管理政策調整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正式將境內外資銀行對外借款納入外債總量控制之前,外資銀行突擊借入大量外債,導致6月末外資銀行外債余額比3月末增加130億美元,增長近六成。下半年逐漸回落并趨于平衡,12月末境內外資銀行外債余額為313.61億美元,比6月末減少了62.97億美元,減少16.72%。

  從國家整體看,由于外匯儲備規模遠大于短期外債余額,我國不存在總體的償債風險,也不會威脅到我國外債安全。但是,對于單個企業來講,由于其短期債務較多,不排除將來集中償付時有可能出現個別的償付困難。當各種不利因素聚集起來之后,形成一定時期一定范圍的系統性風險也是可能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改進和完善外債管理政策,著力加強外債尤其是高頻債務監測,及時研究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隱患并制定相應對策。

  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銀行享受國民待遇的要求,同時為有效控制短期外債資金流入過快的態勢,2004年5月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銀監會三部門聯合發布了《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國家外匯管理局隨后發布《關于實施〈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境內外資銀行的外債管理政策進行了調整。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境內外資銀行從境外借款視為外債,并按年度申請境外借款總額指標,境內外資銀行的境外借款納入全口徑外債監控范圍。二是境內外資銀行向境內機構提供外匯貸款按照國內外匯貸款進行管理,除出口押匯外,不得結匯。三是調整擔保管理政策,境內外資銀行提供的對外擔保(債權人為境外非居民),按對外擔保進行管理,境內機構為境內債務人向境內外資銀行提供的擔保按國內擔保進行管理。

  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國家外匯管理局主動對外進行宣傳解釋,及時加強與外資銀行溝通,深入調研,并綜合考慮外債管理需要、外資銀行業務發展等各種因素,實事求是地對短期外債指標進行核定。從實施效果看,政策調整不僅較為有效地抑制了短期外債資金過快流入的態勢,而且沒有對境內外資銀行業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相反為中外資銀行搭建了公平競爭平臺。自2004年下半年《辦法》正式實施后,外資金融機構外匯貸款業務并沒有萎縮,而是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到2004年9月末,外資金融機構外匯貸款余額為249億美元,比6月末增長了5.5%。

  郭樹清表示,所謂“熱錢”通常是指以投機獲利為目的快速流動的短期資本。在我國目前制度條件下,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資本難以大規模進出。一是因為我國對資本項目仍實施較嚴格的管理,國際套利資本流動存在較大的制度障礙。

  二是盡管我國已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取消了對貨物進口、服務貿易支付等經常項下的用匯限制,但仍按國際慣例進行真實性審核。近年來,出口預收貨款和進口推遲付匯現象明顯,但這會受到國內企業商業信用的制約,不可能無限膨脹。

  三是外商投資進入后,只能通過利潤匯出、轉股、清算等方式流出,而且需要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近年來外匯管理部門加強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結匯和對外借款管理,按照實需原則對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和外債結匯實行“支付結匯制”,對控制通過外商直接投資渠道的資本流入起到一定作用。

  四是我國仍對中長期外債進行逐筆審批、對短期外債進行余額管理,外債項下的還本付息都處于嚴密監控之下,外債總規模始終控制在合理范圍內。2004年開始統一中外資銀行外債管理政策,對外資銀行借用外債也實行總量管理,取得了較好效果。

  但是,我們也已經注意到,在貿易項下存在著進口價格虛報、假借貿易名義融資、預收貨款和延遲付匯造假,直接投資項下存在著名實不符、借款過度以及房地產市場炒作等不正,F象。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具有投機套利性質,對此我們已經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們希望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能給予配合,堅決遏制不法投機活動。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外匯體制改革,均衡管理資本流入流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嚴密監控資本流動,嚴厲打擊外匯交易方面的違規違法行為和投機活動。

  (李建豐 編輯)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