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盡管市場對美國經常帳赤字日益擴大的擔憂日益增加,但高盛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對赤字倍感頭痛的市場人士可能并不需要對此過多擔心,美國的經常項目前景看起來喜憂參半。
綜合外電2月4日報道,由于美聯儲(Fed)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4日將在倫敦就美國經常帳赤字發表演講,對美國龐大赤字將進行痛苦調整的擔憂可能會很快襲上交易員的
心頭。但高盛集團(GoldmanSachs)分析師在稍早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稱,對赤字倍感頭痛的市場人士可能并不需要對此過多擔心。
此前高盛曾多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即美國經常帳正在向難以維持的方向發展。高盛認為,美國經常帳赤字有必要在未來幾年內(至少)降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3%-3.5%左右的水平。
但高盛在針對1980年以來發達國家對經常項目所做的44次調整的研究中發現,一個國家赤字水平的改善有時會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此外,股票市場往往會在赤字調整期間上漲,這與如果海外投資者停止購買美國資產將導致股市拋盤涌現的擔憂恰恰相反。
然而,報告也指出,收窄經常帳赤字通常要求一國貨幣大幅貶值,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緊縮財政,且在通常情況下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高盛集團發表這份報告時,市場對美國經常帳赤字日益擴大的擔憂有增無減。美國經常帳赤字可能已高達6,000億美元,約占美國04年GDP的5.6%。美國貿易赤字是導致經常帳赤字不斷膨脹的根源,而經常帳赤字又是造成美元在過去三年中一路下滑的主要因素。格林斯潘在04年11月曾表示,以當前的匯率和利率水平,美國經常帳赤字最終將難以彌補。這番講話導致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跌至數年新低。
一份被廣泛引用的Fed于200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經常項目進行調整的危險區間始于當經常帳赤字占GDP的比重超過5%的時候。報告認為,調整期間,GDP的增幅會平均下降2個百分點。
然而,高盛集團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其研究的44個案例中,有13個案例顯示調整期間產出缺口出現改善。產出缺口是一個國家經濟潛在的長期增速和其實際增速之間的差距。產出缺口改善通常表明經濟出現增長。在這13個成功的案例中,GDP增長缺口縮窄了1.9%;而在那些失敗的案例中,GDP增長缺口則擴大了3.6%。
高盛集團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當經常項目開始出現改善時,對經濟增長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產能剩余程度。在13個成功案例中,GDP的平均增幅滯后于潛在增幅2.4%,而在失敗案例中,GDP的平均增幅較潛在增幅高2.9%。
報告在解釋這一現象時稱,原因是為收窄經常帳赤字,GDP增幅必須高于國內需求增幅,而這意味著出口增幅將超過進口增幅。因此,經濟增速相對于趨勢而言差距越大,經常帳改善就越有可能來自國內需求增長放慢這一因素。要實現國內需求放慢而整體GDP增長不出現減緩,則一定是其他某些因素(如凈出口上升)來填補這個缺口。
對此進行研究的高盛分析師表示,調整期間,股票市場年均上漲12%,實際匯率下跌2.5%,短期利率下降2.8%,財政平衡改善程度達到GDP的1.5%。此外,分析師們還表示,平均調整過程會持續3.8年,在此期間,會出現消費支出向投資支出的轉變。
在那些所謂的成功案例中,股票市場上漲了19%,貨幣平均貶值5.1%,利率小幅下降,財政更加緊縮。此外,這些案例均因全球經濟增長略有提高而從中受益。
高盛集團的研究報告和Fed2000年研究結果之間出現差異的原因之一是雙方對有關概念的定義不同。高盛集團將經常項目調整定義為,在若干年內,經常項目改善程度達到GDP的2%。高盛的研究包括了那些在研究開始時經常帳赤字較低和甚至經常帳盈余的國家。這是與Fed研究不同的地方,Fed僅僅對那些經常帳赤字龐大的國家進行研究,并將調整過程界定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
這種定義上的不同可能會造成明顯不同的研究結果。在13個成功案例中,6個案例是研究開始時其經常項目略有盈余。
高盛集團分析師認為,美國應當從高盛的研究結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積極的一面是,美國面臨著相對有利的起點,只要美國能夠很快開始對經常項目進行調整。這是因為,高盛估計美國的產出缺口約在GDP的-0.5%至-1.0%之間。此外,鑒于美元持續下滑以及布什政府承諾緊縮財政,美國有望滿足經常項目軟著陸的某些其他條件。
然而,分析師們指出,美國可能已錯過在2004年全球經濟普遍增長期間削減赤字水平的機會。此外,分析師們還懷疑,對于實現赤字平穩調整常常所必須的從消費支出增長向投資支出增長的轉變,美國是否能夠實現。這是因為美國的投資支出已經處于高位,目前尚不清楚能否在不導致經濟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抑制消費者的過度支出。
高盛集團在報告中總結道,總體而言,美國的經常項目前景看起來喜憂參半。以往有過成功調整的事實雖令人欣慰,但要確保具有平穩、成功調整的條件,美國仍有許多工作要作。鑒于美國經常帳赤字相對于全球經濟的規模已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對全球其他經濟實體而言,消化這種不平衡可能更加不易。
(龔山美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