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二十世紀末在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表明,不斷擴大的雙赤字規模將導致本幣大幅貶值,使通脹水平失去控制,從而陷入持久的經濟衰退。但美國經濟的若干特點表明,美元匯率在經歷了與70年代相同幅度的貶值后仍可能避免爆發美元危機。
綜合外電1月18日報道,以貿易加權指數(兌主要貿易國的一攬子貨幣)計算的美元匯率在過去三年中下跌了16%左右。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美國本土生產的商品將比外國產品更具
有競爭力。但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表示,持續擴大的財政及經常項目赤字將使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更加突出,從而帶來美元匯率擴大跌幅的風險。
過去的十多年里,以墨西哥、泰國為代表的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在本幣大幅貶值后陷入了持久的經濟衰退。而即使是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也不得不采取嚴厲措施以防范預算政策失當帶來的通貨方面問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 atBerkeley)的經濟歷史學家BarryEichengreen說,美國經濟面臨著多種潛在風險,例如外資流入規模突然減小,這與前幾年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成因極為相似。
那么,美國是否會發生同樣情況?至少在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并不大。在上述金融危機發生的早期,海外投資者由于擔心當地貨幣繼續貶值而大量拋售股票及債券。美國證券市場的中長期前景依然十分看好,特別是吸引大量外資的美國國債受美聯儲利率預期提振維持著穩定的交易規模。
上一次美元危機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確切地說是1977年9月至1978年10月。當時美元兌一攬子主要貨幣的貶值幅度同樣是16%,主要原因是油價暴漲以及經濟增長乏力。美國在貿易收支方面從危機爆發前的順差轉為逆差,但美元大幅貶值很快抑制了進口的增長速度,同時,通脹率從6%左右迅速升至約8%。為了避免此前采取的反通脹措施付諸東流,美聯儲于1978年11月1日宣布開始拋售黃金儲備,并動用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份額來干預美元匯率,隨后進一步將再貼現利率提高了整整1個百分點。到1979年年末,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已經上升到10%左右,美元匯率逐步企穩但仍然維持弱勢。
1979年夏天,卡特(Carter)總統任命沃爾克(PaulVolcker)為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在就任后指出,必須采取決定性措施以減輕通脹壓力。美聯儲從1979年10月開始持續大幅上調利率,最終穩定了美元匯率,但由于物價水平仍然高企,美國經濟從此陷入了一段持久的蕭條時期。
在70年代的這次美元危機以及由此導致的經濟衰退當中,美元貶值明顯削弱了美國家庭的消費能力。但是在近幾年的美元貶值過程中,美國國內的物價水平較為穩定,而且投資者對美聯儲控制通脹的能力信心十足(盡管油價上漲加大了通脹壓力)。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維持在4%左右的40年低位,遠低于1979年時的9%,這表明美聯儲采取進一步措施的空間十分寬闊,而不必擔心利率水平過高損害經濟增長潛力。
另外,由于美國經濟在全球仍然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許多國家不得不被動地接受美元貶值的現實。例如一直對美國保持巨額貿易順差的中國,在人民幣承受巨大升值壓力時依然按兵不動,并將流入的大量海外資金用于購買美國國債,從而幫助美國國內的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袁林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