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銀行間外幣買賣系統將于2005年5月正式上線運行,此舉將有助于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并減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據每日經濟新聞12月9日報道,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消息稱,該中心和路透資訊公司合作開發的外幣買賣系統將于月底完成系統開發,2005年5月份將正式上線運行。
外匯交易中心新聞發言人忻文雯指出,從長遠來看,這套系統是我國外匯交易市場必須的一項基礎建設,它為人民幣相關產品的交易提供試驗平臺,從而有助于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提升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市場化程度。
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是指,在現有結售匯市場交易系統的基礎上,提供國內銀行間進行的外幣與外幣之間的電子交易平臺。
按照外匯交易中心制定的方案,初期擬推出歐元/美元、澳元/美元、英鎊/美元、美元/日元、美元/加元、美元/港元、美元/瑞郎、歐元/日元等8個貨幣對的即期交易(T+2清算,美元/加元為T+1)。
據悉,這套系統將引入多個國際做市商雙邊報價,采用做市商互相驅動的電子競價交易方式,保證市場的流動性。目前擬訂的做市商包括德意志銀行、荷蘭銀行、匯豐銀行、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中國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
外匯交易中心市場一部經理張生舉表示,推出外幣買賣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擴大直接參與國際外匯交易的機構范圍,降低國內機構外匯交易成本。
目前,只有數量不多的國內銀行總行可以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的外匯交易,很多規模較小的銀行也無法在國際外匯市場直接參與外匯交易。另外,由于我國銀行在國際上的評級普遍不高,在利用國際外匯交易網絡系統進行交易過程中,海外做市商給出的點差都比較高,價格不太合理。
“但系統建立后,由于交易中心從中參與,國內金融機構獲得價格將十分優惠,而且外匯交易中心上百個會員都將獲得參與交易的資格。”張生舉表示。
據悉,該系統的交易費用十分低廉,初定的手續費為百萬分之五,清算費為十萬分之五。農行上海分行一資深外匯交易員認為,由于費用較小,該系統推出后對國內銀行應該十分有吸引力。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表示,由于近期美元貶值,通過外幣之間的交易可以幫助國內商業銀行規避美元風險,并減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李建豐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