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分析指出,中國2005年經濟運行存在增加農民收入難度加大、投資擴張動力較強、資源約束突出等六大難點。
據中國經濟時報11月23日報道,中國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撰文分析了中國2005年經濟運行的主要六大難點。
一、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固,增加農民收入的難度加大。
中國農業基礎設施長期落后,耕地質量下降,擴大糧食生產的難度較大。2004年,農民收入增長較快主要得益于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和糧食的增產,2005年糧食供求、品種、區域結構矛盾仍然存在,糧食價格同比增幅仍可能保持一定的水平,但由于世界糧食豐收,國內糧食供求缺口減少,糧食庫存處于較高水平,2005年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如2004年一樣大幅上漲的局面,農民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
二、固定資產投資在建規模偏大,投資擴張的動力依然較強。
本輪經濟高增長主要是由投資需求拉動,而投資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業領域,這是因為牽動投資需求的最終需求主要集中在住宅與汽車消費方面,而這兩大類產品需要能源、電力、原材料、化工、機械和建材等產業來支撐。重工業投資的特點是投資規模比較大,投資周期比較長,一般需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由此,始于2003年的投資高潮,至少可持續到2007年。“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只是抑制了投資過快的增長速度,但沒有改變投資較快增長的趨勢。
三、運輸緊張的問題不會明顯緩解,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越來越突出。
長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經營在加劇資源約束的矛盾,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煤電油運緊張的局面短期難以緩解。產生能源和運輸瓶頸約束的原因,一是前幾年這些部門投資不足,近兩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瓶頸問題顯現;二是消費結構升級引致重化工業發展增長加快,能源運輸需求大幅增加;三是電煤價格機制沒有理順,導致電煤緊張,部分發電能力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四、貨幣信貸收縮中貸款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流動資金偏緊。
在金融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的同時,部分地區出現了“一刀切”緊縮信貸的現象。信貸投放結構與宏觀調控的意圖存在一定矛盾。貨幣供給量增速下降過猛,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同比少增較多,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較少,資金體外循環增加。短期貸款主要用于當前生產,票據融資屬于中小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由于銀行信貸收緊,中小企業資金更趨緊張,民間金融又趨活躍,民間借貸利率很高。如果貨幣信貸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速和結構,對2005年經濟會帶來不利影響。
五、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
2004年以來,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原因一是儲蓄負利率導致貸款買房自住的人增多,買房后準備出租房屋“以房養房”的投資需求增大,買房后倒手賣出的投機需求也增大。購房需求短期內過快增大抬高了房價,房價上漲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購房需求增加。
原因二是宏觀調控中對土地和信貸的控制使群眾產生商品房供給將減少、房價將上升的預期,推升了房地產價格。
原因三是土地價格的持續上漲直接推動了房價上漲。
原因四是鋼材、水泥等主要建筑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使企業開發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價上調的壓力。需求過旺、價格上漲將使房地產業預期利潤率上升,社會資金會更多流入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投資高燒不退將刺激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堅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房價上漲的勢頭,將影響到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六、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和國內工資提高引發的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的壓力加大。
由于中國的生產要素沒有在各個部門得到有效均衡的配置,在總體經濟供求基本平衡的情況下,一些部門產能過剩的同時伴隨著另外一些部門需求過剩,所以2003年以來中國的物價上漲比較溫和,屬于成本推動型和結構型。
隨著以抑制投資過快增長為目標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顯現,2005年,中國實際經濟將在潛在增長水平之下運行,尚不會出現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很小,但應密切關注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程笛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