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斌 來源:中國經營報
趨勢
4月1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美時表示將加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由此,作為市場上人民幣匯率定價者的中國貨幣當局,已經有充分理由和能力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擴
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
內部升值壓力依然嚴峻
貨幣當局所面臨的貨幣升值壓力來自多個層面。
首先,過去兩年貨幣當局一直采取發行央行票據的辦法對沖外匯市場超額外匯供給所帶來的貨幣投放。但是,目前央行票據存量已經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這些債務的到期贖回壓力再加上外匯市場上的新增壓力使得央行面臨的貨幣政策操作難度與日俱增。
其次,僅去年一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就達到了一千億美元。這意味著一千億美元背后的各種資源投入都用于服務于國外消費者。對于目前還并不富裕的中國,這種經濟高增長、少福利改善的資源配置上的扭曲不能說不嚴重。為解決這些失衡,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發揮匯率在調整資源配置中的價格杠桿作用至關重要。
第三,去年匯改之后,貨幣當局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外匯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但是收效都不十分明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非常微小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內,金融機構在人民幣市場定價、創造外匯風險避險工具等方面都難有作為。只有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才能真正激勵金融機構去推動相關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發展。
放松資本管制難以治本
4月14日,央行在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下采取了一些放寬外匯使用和流出的激勵措施。經常項目下,企業和居民用匯放寬并且在使用上更加便利;資本項目下,對于國內企業和居民的境外投資首次做出了比較明確的放松限制的政策信號。
毫無疑問,這些政策措施通過增加市場上的外匯需求,有助于減弱外匯市場壓力。但是,在普遍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經常項目下的放松管制對于擴大外匯需求不會帶來顯著提高;QDII的放松也將非常謹慎,而且在一定時期內在額度上受到嚴格限制。這些政策所釋放的外匯需求對于當前每個月都超過上百億美元的超額外匯供給來說可謂杯水車薪,其緩解外匯市場供求壓力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但是擴大了貨幣當局的操作空間)。
中國經濟經受住了考驗
首先,匯改以后,內需呈現擴張趨勢,外需也沒有因為貨幣小幅度升值受到嚴重沖擊。個別的行業和企業當中,貨幣升值對于企業生存壓力增強。但是,應該看到這些壓力恰恰說明匯率發揮了調節資源配置的價格杠桿作用,鼓勵一部分效率低下企業退出生產,給高效率企業留下更好的生存空間,同時還給很多非貿易品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其次,在資本管制的限制之下,那些真正意義上進行貨幣投機的國際金融大鱷并沒有大舉進入中國。各種證據表明,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的資本流入主要來自于原屬于資本外逃性質的中資回流,以及小部分對中國比較了解的外資。
美元尚未擺脫貶值趨勢
如果美元像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期間那樣一直保持升值趨勢,人民幣可以通過保持與美元的雙邊匯率穩定。實現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升值,這樣既實現了外匯市場供大于求壓力下的人民幣升值,還保持了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穩定。
但是,由于美國貿易赤字不斷地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元難以在中長期內走強的背景之下,人民幣如果繼續保持對美元非常微弱幅度的調整空間,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不僅不會升值,在美元出現較大貶值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貶值,這顯然有悖于中國外匯市場上的供求格局。因此,人民幣匯率擴大浮動區間是反映中國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理順匯率價格杠桿的必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