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獲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資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0日 03:43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李濤 發自北京 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中行已成為首家獲得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與外幣掉期交易資格的銀行。昨日,中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表示,中行自此可自行開展的人民幣與外幣間掉期交易的目的就是套期保值、頭寸調整。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關于銀行間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系統上線的通知》稱,正積極做好銀行間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系統上線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定于4月24日正式推出外匯掉期交易。工行、建行也在入圍者中位列前端。 中行是首家獲得對客戶開辦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的銀行,但此項業務至今進展緩慢。其他開辦此業務的銀行參與外匯掉期業務的企業也是寥寥無幾。雖有匯率波動幅度小、一些外貿企業對該項業務尚不了解、賬戶上的絕大部分外匯仍用于銀行的短期理財,但從國際市場形態看,同業間的交易才是外幣掉期交易的主角,因為他們掌握主要的外幣頭寸。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的預期正好與中、工兩行的上市排期重疊,因此這兩家銀行開展銀行間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當在情理之中。 與貨幣政策操作的央行與商業銀行之間的貨幣掉期不同,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開辦銀行間人民幣與外幣掉期的目的是要把外匯市場做大。有分析指出正是目前人民幣遠期交易市場規模小,造成了銀行匯兌業務避險的難度,鮮有同業對沖。按照外匯交易中心的披露,將有54家會員單位可以開展外匯掉期交易。 但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早在銀行紛紛到外管局備案開辦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之際,銀監會外匯風險研究小組卻道出了不少銀行承擔著外匯風險的最終管理責任的董事會和高管層缺乏外匯風險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甚至缺乏對外匯風險的起碼了解,有些銀行明明外幣敞口為多頭,竟然誤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本行有利。 這個小組在去年10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稱,花旗、匯豐等國際化大銀行20多年前就把全球外匯業務的風險敞口控制在只有幾千萬美元,甚至幾百萬美元,而我國很多銀行盡管國際業務量與大銀行相比小得多,但敞口頭寸即便不含注資部分仍高達數十億美元,風險敞口是國際化大銀行的百倍,根本做不到不承擔未經計算的風險。 外匯風險研究小組曾呼吁,有關部門要積極為商業銀行管控外匯風險提供必要的外部環境。然而,對于能夠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外資銀行,其可以通過在境外NDF市場平盤的方式規避風險,外資銀行將能夠對客戶報出價差很窄的遠期結售匯價格。而中資銀行因為受制于不能通過即期平盤規避匯率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只能拉大買賣價差。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