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 > 正文
 

美國貿易數據可能令美元遭受沖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1日 19:14 世華財訊

  美國最新貿易數據將于12日公布,這可能會令市場重新聯系到美元所固有的結構性問題,部分人士認為,即便貿易逆差出現改善,也不足以表明結構性問題將得到解決,因此有分析指出美元第二季度將走軟。

  綜合外電4月11日報道,定于12日發布的美國最新貿易數據可能會令投資者回想起美元所固有的結構性問題。若此情況出現,美元可能會面臨走勢動蕩的一周,而在復活節(East
er)假日之前的數個交易日,市場活躍程度可能下降的情況下,美元走勢振蕩的可能性更大。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駐倫敦的外匯策略部門全球主管Bilal Hafeez表示,貿易逆差主題正在為主導匯市積聚能量。他指出,一旦上述情況發生,美元兌大部分歐洲貨幣(不包括自身也存在赤字問題的英鎊)將會下跌,兌10大工業國(G10)以外國家和地區(其中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貨幣也將下行。

  Hafeez補充道,鑒于上述原因,他總體上認為美元第二季度將走軟。

  高盛(Goldman Sachs)駐紐約的外匯策略師Dominic Wilson也認為結構性問題將為美元敲響警鐘。他說,將于周三公布的美國貿易數據可能會為美國貿易失衡的不斷加劇提供又一個佐證。

  市場普遍預計,美國2月份貿易逆差將小幅收窄至675億美元,1月份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

  美國非石油進口據信已小幅下降,而全球需求的增加(從當前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中可見一斑)預計已提升了出口。

  部分分析師認為,即便貿易逆差出現改善,也不足以表明結構性問題將得到解決。

  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首席外匯策略師Mitul Kotecha稱,美國貿易逆差預計將有所收窄,但仍將處在一個規模龐大的水平之上,從而無法對美元構成支撐。

  他補充說,對華貿易逆差擴大將促使美國繼續對中國的匯率政策施加壓力。

  上述壓力是確實存在的,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蒂姆?亞當斯(Timothy Adams)上周五就在演講中呼吁中國加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考慮到上述種種因素,市場對中國將對人民幣有所動作的預期升溫,并認為采取措施的時間可能在中國主席胡錦濤下周訪問華盛頓或是7大工業國(G7)領導人本月晚些時候的峰會之前。這將給亞洲地區貨幣帶來支撐,同時將導致美元下行。

  部分人士甚至認為,美國2月份貿易逆差將進一步惡化。

  花旗銀行(Citibank)的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貿易逆差將擴大至720億美元的水平,從而對美元未來數月的走勢造成不利影響。

  問題至少存在于以下方面,即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美國吸引的國際投資資金規模可能即將無法彌補其貿易逆差。

  美國財政部(Treasury)下周一將公布最新的2月份國際資本流動數據,屆時美國吸引的國際投資資金是否連續第二個月低于貿易逆差將見分曉。美國1月份的凈資本流入總計只有區區660億美元,同期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

  如果2月份的國際資本流動數據與1月份相比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自數家中東地區的央行過去數周暗示將減持美元外匯儲備,轉而增持歐元外匯儲備以來,資本流動朝著不利于美元的方向發展。

  有鑒于此,如果私人投資資金對美國股市的興趣的增加不足以抵消各央行對美國國債興趣減弱的影響,那么多年來一直保持凈流入,且對美元構成支撐的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將發生逆轉,從而使美元遭受負面沖擊。

  周二早盤,美元匯率被小幅推低,主要是受到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一則樂觀報告的影響,該央行在報告中暗示,可能會盡早開始上調利率。此外,對德國ZEW商業景氣指數將表現強勁,從而提高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進一步加息幾率的預期也對美元的下跌起到了作用。

  北京時間19:07,

歐元兌美元報1.2114美元,美元兌日圓報118.64日圓。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