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外匯 > 正文
 

三大因素左右外儲尺度 亞行建言結構調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1日 14:01 21世紀經濟報道

  學者建議,中國較理想的外匯儲備規模約為7000億美元

  本報記者 徐炯 上海報道

  “從當前政策框架出發進行靜態測算,維持7000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儲備應該能滿足應對暫時性國際收支的失衡,并至少能提供3個月的調整時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
所所長夏斌4月10日撰文說。

  這一論斷的背景是,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5日證實,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8537億美元,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當地時間4月8日,亞洲

開發銀行(ADB)總裁黑田東彥在維也納出席亞歐財長會議時亦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已經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沒有必要進一步增加。

  7000億的三個參考因素

  為什么是7000億美元?

  在《保持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最佳 應提高使用效益》一文中,夏斌認為,若寬松地考慮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需參考到三個因素:一是百分百應對外債所需的外匯儲備,即約需2660億美元;二是為應對政策調整或突發事件后的進口貿易的外匯需求,約3600億美元的儲備。

  第三個因素是最難預測的,若遇緊急情況,外資進入將驟減甚至幾乎為零,而目前境內外商投資約5000多億美元,利潤若按10%計需匯出境外,加上資本管制有效性嚴重打折,即屆時日常國際收支中“錯誤遺漏”數額必然放大,若再需維持經濟運行起碼的基本穩定,則另需外匯儲備700億美元。

  由此,他估算得出,中國總體保持7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應能保證經濟安全。

  “一國持有較合理的外匯儲備量并不是絕對不變的,應根據環境動態做出適當的調整。”夏斌說,7000億美元的數據,僅僅是從純經濟角度出發考慮,如果考慮其他政治、外交關系等因素,還應適當擴大一定的儲備量。

  黑田東彥亦持有類似觀點。“既然很多東亞國家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外匯儲備,因此無需再大量增加……可以說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足夠,甚至過量了。”他說。

  對于超出的外匯,夏斌建議鼓勵“藏匯于民”與實施“走出去”方針。選擇的方式包括變強制結售匯制為意愿結售匯制,增加銀行外匯資金的周轉頭寸;擇機嘗試外匯儲備證券化,把一部分國家外匯儲備轉為企業和個人的外匯資產等。此外,可擇機增持黃金儲備;繼續注資國有銀行;彌補解決社保資金巨大缺口,以盡快構筑社會安全網,消除居民擴大消費、促進內需的后顧之憂。

  亞行料外儲貨幣構成不變

  外匯儲備多元化對于金融市場來說是一個敏感話題,卻不得不提。在規模達每日1.9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中,各國央行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參與者。

  盡可能提高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是夏斌的建議之一。實際上,這與外儲多元化息息相關。

  在4萬億美元全球外匯儲備中,亞洲約占其中三分之二。黑田東彥認為,為了提高回報,亞洲國家可能將儲備中的現金或其他流動資產調整為長期政府公債等收益率較高且安全的資產。

  他預計,亞洲國家可能將外匯儲備多元化,但這可能是在資產類別方面實現多元化,而不是在貨幣的組成方面。

  “他們持有的外匯儲備表現為流動性較高的資產,如存款、美國國庫券等。但在儲備增加到如此大的規模之后,他們可能將儲備轉向收益率較高的長期政府公債等資產上。”黑田東彥稱。

  “但貨幣組成情況不會發生變化。儲備多元化更多的是將流動性較高的現金轉變為長期投資,但各國不太可能涉足風險較高的資產。”

  針對我國外儲的投資,夏斌建議,在總結中央匯金公司經驗的基礎上,或組建直接隸屬中央政府的專門外匯投資機構,擴大股權投資,并引入衍生工具進行外匯風險管理和套期保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