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匯市信息 > 正文
 

外匯市場打破“獨角戲” 引入做市商制度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09:22 中國財經報

  1月4日起,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將更加完善

  本報記者 李瓊

  本報訊 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11月發布的文件,從1月4日起,詢價交易方式將被
引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按照這一交易模式,央行下屬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不再是諸多交易主體們惟一的交易對手。各位買主和賣主可以直接就幣種、價格、金額等要素進行協商。而同步推出的做市商制度表明,央行不再承擔外匯市場惟一買盤的角色,更多大的機構將承擔做市職能。

  詢價交易與過去采用的撮合交易方式的不同點在于:前者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價格,而后者通過計算機撮合成交形成交易價格。在后者的情形下,市場上多個交易主體之間,同時通過一個交易平臺,按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競價規則進行外匯交易。各交易主體均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為交易對手方,交易中心集中承擔了市場交易者的信用風險。

  詢價模式的推出對于外匯市場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因其方式靈活性強,能夠適應外匯市場主體多元、需求多樣的特點,有利于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滿足企業和居民的避險需要。事實上,全球即期外匯市場的絕大部分交易量都集中在詢價交易市場。以美國為例,詢價交易方式的交易量占全部外匯交易量的比例超過90%。

  此次同時引入的外匯市場做市商,是指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人民幣與外幣交易時,承擔向市場成員持續提供買、賣價格義務,通過自身的買賣行為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成員。來自國際外匯市場上的經驗表明,做市商扮演的角色非同小可。它通過自身的連續報價和交易,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平滑市場價格波動,提高交易效率、分散風險,并通過買賣價差盈利。同時,做市商也集中了市場供求信息,成為重要的定價中心。

  相應地,人民幣兌

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也將發生改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于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并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將剩余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業內人士指出,新的定價模式凸顯做市商報價的分量,提高了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代表性。在新的市場框架下,做市商將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和市場風險分散的主渠道。做市商通過詢價交易方式、撮合方式及柜臺交易方式使外匯市場形成統一聯動的價格傳導機制,有利于培育外匯市場的價格形成與反饋機制,鼓勵金融機構進行主動的風險管理,促進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使外匯市場供求逐步趨于平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