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匯市信息 > 匯市小詞典 > 正文
 

左右腦并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9日 17:17 外匯通

  心理資本與金錢資本的和諧運行

  交易(trade)這個詞匯在英文的用法上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當名詞用時,指的是一個人的職業、工作或事業,是一個人在經濟舞臺里賺錢維生的工作。當動詞用時,交易指的是貨物或勞務的交換(swap)、以物易物(barter) 、或互換(exchange)。在本書中,交易也泛指股票、期貨、貨幣或選擇權的買賣。

  事實上,從事“交易”(trade當動詞用),若想獲得持續的成功,就必須將之視為一項“事業”(trade當名詞用)去經營。交易不是輕率的舉動,也不是一時興起的念頭,或短暫的激情。交易的藝術就在于它是一項值得全力以赴的事業。無論你是從事證券交易、做生意、或買賣房地產,都必須將交易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畢生的志業。若你夠積極,你可以在各種交易所中買賣各類證券或商品,你不必局限于股票、債券、貨幣、商品或其它任何一種特定標的。因為就技術面而言,標的雖有不同,交易的原理與方法卻是一致的。不過,你必須具備技巧與經驗,同時了解市場的運作機制。

  隨著社會日益復雜,職業技能傾向專業分工,但是市場交易的技巧卻正好相反,必須整合各種技巧、觀點、和直覺。我個人獨特的一套交易方法便是將看似南轅北轍的學科或原理融會貫通,包括科學、數學、哲學、宗教、政治、醫藥偏方、甚至恐怖科幻電影,當然也加入我在特定商品和股票交易、投資、國際貨幣管理、以及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

  本書寫作的前題是:人類知識是不斷累進的。如果我們能研究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進而將這些知識應用于了解自我,我們便可掌握自己在精神、心智、情緒、行為、身體等各方面所透露出的訊息。在獲取知識之前,我們對于這些訊息可能視為理所當然、渾然不覺,或只是直觀其表象,甚至被這些訊息誤導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本書綜合這些最新的知識,希望將這些知識深植于交易員的意識層面,目的是幫助交易員培養敏銳而準確的判斷力,匯集各大門派精髓,鍛煉出使自己持續交易成功的一套功夫。

  現實的認知是由精神、能量/頻率、物質、生命、以及金錢這五個層面整合而成的。所謂“精神”,指的是一股活躍的、具有意識力的能量,有其獨特人格、有動力、并且有目標的。精神以“能量/頻率”的方式彰顯出來。當能量頻率的速度減至光速以下,而后化為靜止的電磁波磁埸,它便以“物質”的方式存在。當我們將各種層次的意識加諸于物質,“生命”于焉誕生。當然人之所以為人,正因為他有邏輯思考、有情緒、有意志力、有自我、有自覺。“金錢”是精神、能量、以及生命歷經時間累積而儲存的成果。人死去時,他所留下的財產便是他生前所儲存的精神、能量、物質、生命、和金錢的具體證據。由一個人的遺產多寡與質量可以看出他如何經營他的生命。能量、物質、生命、與金錢皆在時間的范疇中運作。精神雖超越時間但也滲入時間。這便是我們認知現實的過程。

  交易無可避免的必然涉及金錢。二十世紀末,金錢已成為衡量所有事物,尤其是衡量成功的標準。金錢也是維持生活的基本要件。所以,《交易的藝術》這本書談的不僅是賺錢,更談及生存競爭、社會地位、以及自我價值。

  本書也將教你如何左右腦并用,這正是成功交易的關鍵。左腦管轄你的口才和細心的程度,它與實用或具體的事物、秩序的排列、以及對物理世界的反應密切相關,左腦擅長推理、數學、語言、科學以及邏輯。右腦則管轄你的視覺和空間感,它提供你綜觀全局的能力,它是情緒的、抽象的、負責形狀與圖像;右腦與精神世界相通,你的想象力、創造力、藝術分、洞察力、和第六感都來自于右腦。

  每一次交易都隱含你對未來的主觀預期。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操作買賣,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投資于不可知的未來。你必須在右腦的直覺(傳統上歸類為女性特質)與左腦的分析(傳統上稱為男性特質)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以東方思想來看,“陽”(左腦)必須主導陰(右腦),并以“陰”為基礎,催化并整合“陰”。意識層面必須啟蒙潛意識層面。掌管分析的左腦必須奠定根基,使右腦的直覺與創造力藉此根基得以發揮。這就是為什么交易是藝術而不是精準的科學。

  許多成功的分析師和交易員本身也是音樂家,這并非巧合。二十世紀初的著名的交易員甘氏(W. D. Gann,編注:1878-1955,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交易員)即受過嚴格的音樂訓練。對他而言,市場的起伏與他所處時代的和諧樂音極為相似。凱普蘭(Gilbert Kaplan)是《法人投資》(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志的前任發行人兼編輯,他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并灌錄了數張CD。我發現,彈鋼琴幫助我協調左右腦。音樂不但表達創意與藝術,同時也運用了科學與數學知識,因此能使左右腦和諧并用。

  多年的交易經驗,我學到最寶貴的教訓之一是,賺錢和累積財富與金錢本身并沒多大干系。賺錢和累積財富只不過是副產品,是隨著持續遵守正確的交易游戲規則而自然產生。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要有金錢資本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和諧的左右腦以及心理資本。我曾目睹許多交易員如流星般殞落,耗盡了他們的心理資本,失去了成功交易的能力,不僅輸了錢,甚至早夭。究其原因在于他們的生活失去平衡,他們不了解交易不只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他們不懂得如何整合分析層面(左腦/陽)與直覺層面(右腦/陰),因而未能在心理資本與金錢資本之間取得平衡。

  本書將幫助你儲備情緒及心智本錢,就是我所說的心理資本,而達成增加并累積金錢資本的目的。事實上,你最重要的資本并不是金錢,而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給予你交易賺錢所需的力量,沒有了心理資本,即使一時賺了錢,也無法長久的維持或增加金錢資本。當然,健康的身體可以增強心理資本,沒有健康就沒有財富。

  心理資本儲備得足夠與否取決于當你面對個人生活及職場的壓力時,是否能妥善調適。好比運動員在兩場比賽中間必須充分休息才能表現出色,交易員也需要充電的時間,使自己像上了潤滑油的齒輪般,在市場重新出發。有些現場交易員每天從開市起便忙進忙出,設法由每筆交易中賺取每一分錢,直到休市才停止,經年累月下來,很快就精力耗盡而被迫退出市場。我敢說八○%的現場交易員屬于此一類型,這就是為什么現場交易員大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當你用盡了心理資本,就像瞎了眼般再也看不見市場給你的訊號,失去了決定成敗的犀利武器。

  我個人就親身經歷過這種教訓。一九七○年代初期,我還只是一名年輕的美國空軍少尉,就在大兒子出生的前幾年,開始了我的交易生涯。我一天大約做二至三筆交易,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已經能藉由交易獲得穩定的利潤。一九七九年,六歲的兒子患了嚴重的癲癇癥,連醫生都認為他活不了多久,醫生告訴我和我太太,即使兒子活下來,也可能必須終身待在醫院里。接下來的十三年,我時時刻刻都擔心兒子的病會發作,我努力的尋找任何可能有效的方法、藥物或偏方。一般用來治療癲癇癥的藥物對于約五%的患者是無效的。很不幸的,我兒子正是這五%的患者之一。幸好,我長久的勞心勞力終于獲得回報,今天,兒子已經結婚,過著和常人幾乎一樣的生活。但回想當年,因個人生活上遭遇無比的壓力,連帶使我的交易能力節節敗退。我把交易頻率減為一星期二至三筆,獲利一下子銳減了一半。

  回溯一九七一年,我的第一筆交易僅是為數百銀元外加幾張南非金礦公司的股票。后來在一九七三年,第一次做期貨交易,我做的是高難度的伐本制材業和柳橙汁的期貨,成交量和利差都很低,而且我對這方面懂得并不多。令我驚喜的是,結果平均每一口期貨竟為我賺進一千多美元。我告訴自己:“天啊!這真是好玩、輕松極了!”但不久之后,殘酷的事實便降臨了,然后我下了極大的功夫去學習“交易的藝術”。接下來的三年,也就是到我兒子生病之前幾年,我仍舊處于虧損狀態。多年不斷的嘗試,才讓我成為一個穩定、有自信、有能力、并且輕松自在、游刃有余的交易員。我學習交易的藝術所下的功夫約等于我念大學和研究所時用功程度的總和,而所花的時間也約略相等。

  花費這些功夫和時間是值得的,我絕不愿意以世界上任何東西來交換自己學得的交易技巧。交易的技巧使我在各地的任何市場中都有能力賺錢維生。不管是以日圓在新加坡的SIMEX進行日圓交易,或是在全世界五十多個交易所中的任何一所,從事證券、商品、或貨幣交易,成功交易的規則與技術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市場會在你個人和專業的防御外衣上找出所有破綻。

  交易的經驗對于我們處理人生及事業的問題提供無比的貢獻。市場自然有它的生命周期,宛如人生起落的縮影。你由交易中體驗到市場的來回振蕩,可以與自己人生及事業上的經驗相對照。市場與人生唯一的不同可能在于期貨契約的壽命較短,就如同將整個人生濃縮于一幅細密的雷射攝影作品。

  我由交易的經驗中體認到自己的長處、缺點、偏見、懼怕及希望之所在。從事交易使我迅速改變,學習到“華爾街式”的聰明。例如,市場不允許你浪費時間在幻想中,一般人可能經年累月的活在幻想中,做事不精確也沒有效率,但市場不允許這樣的狀況。你可以不管自己個人的問題,只要搭上時代主流的順風車,譬如計算機信息業,就能獲得成功。但是市場要求你必須處理你個人的問題,部分原因是錢其實附帶許多情感層面。市場會在你個人和專業的防御外衣上找出所有破綻。

  我更學到要有耐心、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及善設停損。在多頭市場中必須以等待換取最大的利潤,我學會更精確、更專心、并且更有效率。為了追求市場交易的成功,我不得不變得更專業化,并且將自己的人生處理得更好。另一項對我的人生幫助極大的市場經驗是,當某個交易動作經證實為有效且賺錢時,我一定堅持到底,相反的,如果某個交易動作失靈,我會立刻放棄。“跟著主流走”在人生及市場上都是一項重要的原則。最重要的是,我體悟到人生無常,自己所能掌控的事少之又少,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由過程之中得到滿足。許多交易員都像騎士尋找傳說中的圣杯一般,企圖找到一套完美的計算機技術分析系統。1978年,我在哈頓公司(E.F. Hutton)公司擔任全美認證資格的商品交易分析師,并且參與全美第一套期貨交易計算機分析系統的制作開發過程,我以先驅者的身份告訴你,世界上并沒有所謂的“圣杯”。只有左腦努力的做分析工作,加上右腦的創意和直覺,才能創造出“交易的藝術”。

  節選:《交易的藝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