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匯市信息 > 正文
 

積極推動外幣買賣業務 加快中國外匯市場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13:26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 王允貴 

  推出外幣買賣業務意義重大 

  2004年4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展外幣買賣業務。經過一年的認真準備,2005年5月18日交易中心正式啟動外幣買賣系統。外幣買賣業務的正式推出,
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有利于發展和完善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由于人民幣尚不能完全可兌換,長期以來銀行間外匯市場只是一個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頭寸的平補市場,交易的品種只有人民幣對美元、港幣、日元和歐元的即期交易。功能的單一性和品種的單調性造成我國外匯市場發育遲緩。2004年日均交易量只有8.3億美元,而據國際清算銀行2001年的一項調查統計,全球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量約為1.2萬億美元。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外幣對外幣的交易,我國的外匯市場還不是一個真正的外匯市場。為此,經過反復研究,2004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外幣買賣業務。根據現行的方案,試辦初期,交易中心將推出美元對歐元、澳大利亞元、英鎊、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港幣,以及歐元對日元等8對貨幣的即期交易,各會員銀行通過與做市商的買賣,即可參與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并在交易價格和清算服務等方面獲得優惠安排。因此,開展外幣買賣業務,將大大豐富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活躍國內外匯市場的交易,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為今后國內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有利于擴展投資渠道,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近幾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采取了大量措施,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企業開立外匯賬戶越來越容易,可自由支配的外匯越來越多,但國內外匯投資渠道卻十分有限,加之收益率不高、流動性差,企業和個人仍不得不把大量的外匯賣給銀行,甚至在國際收支持續順差的環境下,把資金的保值和增值簡單地押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上,導致銀行凈結匯、央行凈購匯、國家外匯儲備激增,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利用自己在系統建設、信用、清算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引入做市商的競爭性報價,使會員銀行為客戶開發風險最小、價格最優的外匯理財產品成為可能。因此,外幣買賣業務的推出增加了企業和個人外匯投資理財的渠道,豐富了規避外匯風險的手段,有利于從供求環境上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再次,有利于引入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做市商制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1年的一項抽樣調查,在接受調查的55個本幣具有相當彈性的基金成員中,同時采用競價交易和做市商制度的占48%。目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只在歐元和港幣業務上試行了做市商制度,而占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量98%的美元交易仍采用指令驅動的競價交易。隨著中國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適時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已十分必要,同時也有利于從形成機制上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然而,由于銀行間外匯交易過度集中于美元,加之人民幣/美元匯率對外匯市場交易影響顯著,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需要謹慎設計,通過其他試點積累經驗。外幣買賣業務就是這方面的有益嘗試。一方面,奠定了系統開發的基礎。外幣買賣業務實行做市商制度,外匯交易中心和路透集團聯合開發了外幣買賣系統,全面兼顧了指令驅動和報價驅動的優勢,并在授信管理、交易、清算等方面積累了系統開發的經驗。另一方面,鍛煉了中資銀行的做市本領。中國銀行和中信實業銀行與七家外資銀行一道,成為外幣買賣首批試點做市商。中資銀行第一次在同一平臺上與國際著名的銀行集團展開競爭,它們連續不斷地報出各貨幣對買/賣雙邊報價,并接受非做市商的訂單。這將有助于它們積累外匯交易方面的經驗,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為開展本外幣做市交易奠定市場競爭的基礎。 

  對現行外匯管理政策的影響 

  外幣買賣業務是在現行外匯管理框架下的積極舉措。首先,外幣買賣業務僅是外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不涉及人民幣匯率問題,而且外幣即期交易不存在金融衍生品風險放大的情況。就業務的具體內容而言,該業務與國內銀行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所進行的外幣買賣是一致的,都屬于外幣對外幣之間的交易,其區別僅在于通過的交易市場和交易網絡不同。其次,不存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政策限制。從市場參與主體看,目前金融機構只要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結售匯業務市場準入資格并取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會員席位,就可參與外幣買賣業務,因此,不需要再為此另行設定準入資格。會員銀行只要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簽署《銀行間外匯買賣業務協議》即可入市交易。 

  應加強該業務資金來源的管理 

  外幣買賣業務是一項符合市場發展方向的交易活動,但在資本項目部分管制的現行條件下,外匯局需要加強該業務交易資金來源的管理,有效切斷外匯資金與本幣資金之間的聯系。銀行外幣買賣業務的資金來源包括銀行外匯營運資金、結售匯外匯周轉頭寸、客戶外幣存款、代客理財資金以及拆借資金。為防范對人民幣匯率穩定形成沖擊,要禁止銀行在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買入外匯用以進行外幣買賣,同時禁止原不屬于結售匯周轉頭寸的外幣資金混入結售匯周轉頭寸在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平盤。

  中國農業銀行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 彭向東:高起點的外匯交易平臺 

  5月18日銀行間市場推出外幣買賣業務,是中國外匯市場改革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填補了國內外匯市場的一個空白。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目前引入了九家銀行作為首批做市商,而且此后還會有新的中資銀行加入做市商,交易平臺上的報價競爭會比較激烈。從技術手段上看,集中競價、擇優報價的模式,實際上是類似交易所模式的報價機制,有利于成交效率的提高。 

  在這個競爭性的平臺上,做市商競爭力如何,完全取決于其報價和服務的水平。做市商報的價格不好,成交機會就少,所負擔的費用就覆蓋不了;如果不能做出規模,也很難產生經濟效益。反過來對會員銀行和終端用戶來講,他們則能拿到更優的報價,交易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滿足,從而可以在市場交易中實現更大的效益。因此,這種交易模式必然會促進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水平的提高。外幣買賣業務技術平臺的起點也非常高,做市商每筆報價的有效金額至少相當于1000萬美元,九家做市商的流動性累積將是一個更高的數量級。1000萬美元以下的點擊成交方式,對國內中小金融機構交易非常便利。將來隨著做市商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市場提供的流動性規模對國內金融機構將非常充沛。 

  對做市商來講,如何做好風險管理是一大挑戰。要提高報價的競爭力,價差肯定要縮小。要提高盈利水平,報價則要提前反映市場變化,即看漲時報價高一點,看跌時報價低一點。由于這會在很多情況下被優先成交,做市商的風險管理能力就很關鍵,包括是否能及時進行對沖,以及對市場的分析判斷是否準確。因此,成為一名做市商不但要做好技術上的準備,還要做好風險控制方面的準備,既要提高定價的前瞻性,也要保證報價的競爭力(即價差要小),同時還要制定應急措施,以應對國際市場大的波動。 

  低信用風險是外幣買賣業務起點高的一個方面。“集中,差額”清算對會員和做市商而言都很便利,大家都只要對一個交易對手(counter party)------交易中心授信就行。在國際上,集中清算主要在交易所進行,且主要是對期貨交易;現貨交易主要是通過銀行間的無形市場,如通過EBS等交易平臺來交易,但它是“一對多”方式,即一家銀行要對很多家銀行授信。交易所在清算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國內中小金融機構原先無法參與境外市場交易,主要是受到了授信瓶頸的制約,而現在通過交易中心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平臺,可以獲得授信且信用風險的可控性較強;而且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在清算上采用了現有的境外行清算模式,不存在新增的風險。因此,集中清算對促進這個平臺的發展是比較有效的。 

  農行對成為外幣買賣業務的做市商很有信心,目前正在做積極的準備工作,包括技術上的準備和風險管理方面的準備,這兩方面工作直接決定了我們加入做市商行列的時間。從目前技術上專線改造的情況來看,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成為外幣買賣業務的做市商不僅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而且從長遠看還可以為將來成為本幣對外幣的做市商積累經驗。 

  希望將來在這個平臺上能引入更多的產品,同時配合人民幣可兌換的進程,交易平臺能進一步為本幣做市商的發展提供空間。目前人民幣交易受資本項目管制的影響還不夠活躍,但資本項目可兌換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屆時人民幣交易必然會非常活躍,大大高于現在外幣之間的交易。配合這一歷史過程,交易平臺可能也要朝這個方向轉型,將來的主體市場是人民幣兌外幣市場,中國金融市場應該是人民幣產品的定價中心,外幣對外幣市場則是一個補充,但這兩個平臺的技術是相通的。在人民幣對外幣的基準平臺上,中資銀行也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為中資銀行在這方面實際的需求量和客戶量最大,當然它的實現要取決于政策管理方面的改變。 

  市場各方在新業務上實現多贏是必然的要求,關鍵在于如何實現。交易中心在平臺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為會員和做市商創造了有利的硬件環境。當然,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目前的情況下,市場的買方可能主要還是中小銀行,初期受會員數量以及業務量的限制,市場交易量可能不會大。當然做市商并不是著眼于短期效益,而且交易中心在業務初期也做了很多制度上的準備和安排。此外,平臺本身也可以提供多贏的機會。 

  總之,銀行間外幣買賣平臺的建設需要多方努力,除了交易中心外,會員和做市商都有維護平臺的責任和義務。 

  建立連接國際金融市場通道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從今日起,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將正式開辦外幣買賣業務。外幣買賣業務對國內金融市場有何意義?外幣買賣業務如何進行操作?為幫助社會公眾正確、全面地了解外幣買賣業務,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什么是外幣買賣業務? 

  答:外幣買賣業務是指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通過電子交易與清算平臺,為境內金融機構外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與清算提供便利的安排。此次推出的外幣買賣系統是為外幣對外幣的即期交易提供交易、清算的系統,不涉及人民幣對外幣的交易。 

  問:請介紹一下開辦外幣買賣業務的主要目的? 

  答:開辦外幣買賣業務的主要目的是順應國際外匯市場發展的新趨勢,通過電子交易與清算平臺,為境內金融機構的外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與清算提供便利,填補國內外匯市場空白,完善國內外匯市場體系,滿足國內市場不斷增長的投融資需求和避險需求,降低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的外匯資金運作成本,便利國內金融機構控制外匯風險。 

  問:開辦外幣買賣業務有什么意義? 

  答:一是有助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豐富交易品種,活躍市場交易,擴大交易規模;二是可解決目前國內中小金融機構由于自身風險評級和規模限制無法在國際外匯市場直接參與外匯交易的局限性,建立聯接國際金融市場的通道;三是有助于積累外匯交易方面的經驗,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 

  問:銀行間外幣買賣市場與結售匯市場有什么區別? 

  答:這次推出的外幣買賣系統與1994年運行至今的外匯交易系統同屬銀行間外匯市場,但是,這兩個系統交易的是不同性質的產品,并且這兩個系統各自獨立運行。 

  這次推出的外幣買賣系統是為外幣對外幣的即期交易提供交易、清算系統,不涉及人民幣對外幣的交易。初期上線的有八個貨幣對,包括:歐元對美元、澳大利亞元對美元、英鎊對美元、美元對瑞士法郎、美元對港幣、美元對加拿大元、美元對日元、歐元對日元。 

  1994年運行至今的結售匯交易系統,是為外匯指定銀行,即可開展結售匯業務的銀行和金融機構進行人民幣對美元、人民幣對日元、人民幣對港幣、人民幣對歐元即期交易提供的交易、清算系統。 

  問:此次推出的外幣買賣業務的交易流程是怎樣的? 

  答:新系統將由做市商根據國際外匯市場的實時行情,分別進行各貨幣對的買/賣報價,交易系統從中選取最優的買/賣報價,在系統實時發布,同時將最優的做市商報價與會員銀行的交易請求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匹配,并將成交信息實時反饋給交易雙方。會員銀行通過點擊報價、訂單報價或詢價等方式進行外幣買賣。 

  (注:除本稿外,本版其他稿件均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記者 秦宏 薛莉) 

  資料 

  交易主體:市場交易主體為做市商和會員銀行兩類。做市商是指在指定貨幣對中連續不斷地進行買/賣雙邊報價,承擔維持市場流動性義務的銀行。會員銀行是指在市場中進行點擊報價、訂單報價和詢價交易的銀行。首批入選的做市商銀行為: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荷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花旗銀行、蒙特利爾銀行、荷蘭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信實業銀行。 

  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時間7:00-19:00,國內法定假日暫不開市。 

  限額管理:為提高交易效率,控制風險,外幣買賣的交易實行以下限額管理。一是最小報價金額,會員銀行的最小報價金額10萬美元,非美元貨幣對按實時匯率折算美元計算。二是流動性限額,各做市商在某一價位上可提供的流動性是有限的,相應地整個市場在某一價位上的流動性也是有限的。交易系統中設置了流動性限額10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貨幣,超出流動性限額的交易請求只能進行詢價交易。三是交易系統對所有做市商和會員銀行都設置交易額度。會員銀行的交易限額等同于清算限額。 

  高山:新的起點 

  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外幣買賣業務是我國外匯市場向前發展的重要一步。在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論顯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尖銳、外匯制度改革的壓力顯得尤為迫切的情況下,作為外匯改革的一部分,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的推出,無疑又多了一個引人關注的理由。事實上,外幣買賣業務的最重要的意義,是對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而言的。對于一直以來交易品種都局限于有限的人民幣兌外幣交易品種的中國外匯市場而言,外幣買賣業務的引入即使稱不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至少也稱得上是一個重要的開端。或許若干年后,當中國外匯市場隨著人民幣的自由化和國際化在國際外匯市場爭得一席之位的時候,再回頭看看,可以發現,其實我們正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 

  我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是隨著1994年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起來的,這一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它是我國現行外匯管理制度的基石------銀行結售匯制度得以順利運行的重要機制保證外,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市場上,統一的人民幣匯率得以形成。創建十一年來,銀行間外匯市場在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推動人民幣可兌換進程、服務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促進宏觀調控方式的改變以及金融市場體系的完善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幣可兌換進程的推進,現有的以銀行結售匯制度為基礎的、以人民幣與外幣兌換為主要內容的外匯市場已逐漸不能滿足企業、個人、銀行等日益增長的外匯投資和避險的需求,外匯市場本身也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首先,外幣買賣業務是疏通金融機構外匯交易渠道的要求。我國金融機構在參與國際外匯市場交易時,存在授信不充分、外匯交易渠道不暢等問題。表現在:一是國內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在國際市場信用評級不高,大部分金融機構還未獲得國際機構的信用評級,而且信用級別相差較大,導致外匯交易中最重要的交易環節------相互授信不等,信息不對稱,國內銀行與國際銀行以及國內銀行之間外匯交易渠道不盡通暢。二是由于國內市場授信不充分和風險溢價等方面原因,絕大多數金融機構在獲得外匯市場的流動性和優惠方面得不到保障。外幣買賣業務的推出,可有效解決目前國內中小金融機構由于自身風險評級和規模限制無法在國際外匯市場直接參與外匯交易的局限性,暢通外匯交易渠道。 

  其次,外幣買賣業務是進一步拓寬我國外匯市場功能的要求。我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從創建開始,為銀行結售匯制度服務就成為它的重要功能之一。這一特點,使得銀行間外匯市場很大意義上是作為一個銀行結售匯頭寸平補市場存在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匯市場功能的發揮。也就是說,從市場性質上看,目前的外匯市場只能說是一個人民幣與外幣轉換的兌換市場,而不是真正意義上能夠轉換和管理匯率風險的外匯市場。隨著國內企業、個人、銀行等持有外匯資產的日益增多和多元化,外匯市場功能需要進一步拓寬,以滿足企業、個人、銀行等進行外匯投資以及轉換、管理匯率風險的需求。 

  同時,外幣買賣業務更是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外匯市場的要求。建設真正市場化和功能化的外匯市場,是統一、合理的人民幣匯率的背景所在。另一方面,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成交量盡管增長迅速,但其占國際外匯市場的份額卻很小,這與該市場上只有有限的人民幣兌四種外幣的即期交易有關。在現有的銀行結售匯制度暫不能完全改變的情況下,我國外匯市場要達到運行規范、功能完全,并實現自己的進一步快速發展,需要引入外部的基因、資源。在現有的人民幣兌外幣市場的基礎上,發展一個與之并行不悖的平行的外幣買賣市場,不僅可以為我國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找到新的突破口,為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提供試驗平臺,而且可以通過模擬性或影子性的國際外匯市場的子市場運行模式為將來規范化外匯市場的建設和運行積累經驗。 

  一個發達的外匯市場對一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民幣可兌換進程的推進、人民幣自由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必然要求一個與之相襯的、與國際外匯市場緊密聯結的人民幣產品的定價平臺和交易中心。外幣買賣業務的推出,通過引入國際外匯市場的交易范式以及非常活躍的國際知名做市商與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同步的報價,使得我國外匯市場首次融入了國際外匯市場,作為我國外匯市場國際化發展的重要一步,為將來人民幣產品的全球定價平臺和交易中心建設奠定基礎。值得稱道的是,作為一項工程浩大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在直面國際慣例、國際標準和國際價格的同時,也考慮到了我國國情和金融現實,更多地從滿足金融機構需求以及培育和發展市場的角度出發建設外幣買賣系統。 

  海外做市商熱評 

  蒙特利爾銀行環球資本市場業務部行政執行董事 鐘若德:促進市場效率提高 

  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電子交易平臺的誕生表明中國正致力于國內外匯市場機制的建設與完善。從長遠來看,在此過程中所建立的基礎設施和獲得的交易經驗將非常有助于人民幣可兌換。蒙特利爾銀行非常重視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近幾年來,我行一直是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上最活躍的外資銀行之一。對于中國市場,我們持長遠策略。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蒙特利爾銀行為能參與其中而深感驕傲。 

  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實行做市商報價驅動的競價交易模式,它其實和國際上的外匯交易方式很相似,我認為它會有助于建立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的聯系。這八種貨幣對都是國際市場上的通用交易貨幣,應該具有很好的流動性,流動性促進市場的效率和透明度的提高,這將使交易中心具有良好的國際形象。我相信交易中心將來會考慮引入更多的與人民幣有關的產品比如,人民幣的遠期、掉期,這樣自然就會促成更為市場化的外匯體制的形成,也會促進各類金融產品的發展。這無疑對中國外匯市場的成功乃至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荷蘭銀行亞太地區全球市場電子商務副總裁 林日慕:創建外匯交易所模式 

  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啟動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這一項目以來,它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無論是本地區的還是全球范圍內的管理者和中央銀行都向我們詢問過這個項目。 

  荷蘭銀行技術聯盟執行董事斯蒂文。梅茲拉在近期的一次訪問中談到,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創建了外匯“交易所”模式,在這一模式下,中國的機構可以積極地參與全球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外匯現貨交易這一流動性平臺,并且能夠在本地便捷地實現清算,交易中心正在“譜寫中國金融市場的歷史”。 

  中國金融市場在開放的同時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包括:(1)與其它成熟的金融中心相比,中國的金融市場仍相對欠發達;(2)金融機構只能獲取有限的流動性和產品;(3)大量中小型中國金融機構信用評級較差或者根本沒有信用評級;(4)金融產品的相關知識較少,風險管理能力有限;(5)對本地投資者來說,當前缺乏包含投資和套期保值的綜合產品;(6)管理機構在人民幣政策上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壓力;(7)中國還承受著加入WTO和來自七國集團的壓力。 

  幸運的是,中國政府一直在漸進地開放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外幣買賣業務的推出有助于中國外匯市場的發展,因為它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獲得全球外匯流動性的渠道,而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小金融機構由于信用等級較差而難以進入國際外匯市場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荷蘭銀行進入中國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我們相信中國的經濟具有極大的發展機會,因此我們致力于在這個國家中的長期發展。在銀行間外幣買賣業務上,荷蘭銀行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合作開始于2003年6月。經過22個月的團隊工作,荷蘭銀行為能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一起共同締造金融歷史而倍感驕傲。 

  作為商業性組織,荷蘭銀行有著自身的業務設想。短期而言,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根據交易中心的日程要求如期提供外匯電子交易(eFX),也希望荷蘭銀行的eFX和電子商務能得到中國當局的首肯。我們也希望全球eFX和荷蘭銀行在中國市場的分支網絡以其質量、公正性和實力受到認可。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希望可以將eFX和“ e”的相關的經驗知識帶給中國。毫無疑問,我們希望荷蘭銀行能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商而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而外幣買賣的業務模式下必將帶來的交易活躍定會推動荷蘭銀行外匯市場業務的發展,并鞏固荷蘭銀行作為該行業全球頂級機構之一的地位。從中期看,我們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更多的金融市場產品,并為中國機構創造機會,使它們得以通過大批金融產品來形成滿足風險管理需要的解決方案。我們確信中國在外匯市場和“ e”市場上的份額會不斷增加。 

  作為外幣對項目的首批做市商之一,荷蘭銀行確信有能力為中國金融市場的眾多機構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盡管價格十分重要,但它只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除了價格以外,我們覺得還可以提供我們全球市場業務中所有的增值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將會顯示出它們對客戶的價值所在。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2005財富全球論壇
七部門穩定房價新政
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蘇迪曼杯羽球賽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