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銀行業降低美元持有率 歐元日元人氣急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3日 12:2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傅辛 廣州報道 美元在亞洲地區的霸主地位正受到挑戰。 3月7日,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的季度報告顯示,由于目前美元走勢持續疲軟,且沒有明顯的回穩跡象,亞洲的銀行正在削減美元頭寸。與此同時,歐元和日元則受到該地區銀
三年減持美元14% BIS的報告稱,截至2004年9月,亞洲地區的銀行持有的外匯頭寸中,僅有67%是美元,而在2001年第三季度,這個數字高達81%。 不過,該行承認,該數據不含外匯儲備規模全球第一的日本,也不包括那些不提供貨幣分類明細表的國家(地區),如新加坡和香港。另外,只有現金和其它短期貨幣市場工具被納入計算。基于以上種種,報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窺一斑可知全豹。其中,減少美元頭寸的做法在印度最為明顯。在這3年期間,印度的銀行持有的美元比例已從68%降至43%。另外,中國的銀行也已將持有美元的比例從83%降至68%,其中大部分是在2002年第三季度前減少的。 除了東亞和南亞的國家外,中東地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的成員國也在悄悄地減少美元持有率。BIS去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的成員國持有的美元存款比例已從2001年第三季度的75%降低至61.5%。 國際清算銀行還透露,目前,中東國家的央行已將儲備貨幣從美元轉換成歐元和英鎊,以避免因美元下跌而遭受的損失;同時準備改變做法,不單用美元一種貨幣來為石油出口定價。 雖然中東的外匯儲備規模相對較小——據巴黎銀行(BNP Paribas)估計,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卡塔爾的外匯儲備總額僅610億美元,且絕大部分由私人投資者控制,但其轉變舉動也被外界視為一種信號,顯示出該地區對美元前景的擔憂。 歐元、日元“人氣急升” 與此同時,歐元和日元則“人氣急升”。BIS報告指出,目前,歐元和日元正逐漸取代美元在亞洲地區銀行儲備貨幣中的龍頭位置,成為該地區銀行儲備貨幣中的新貴。 以銀行外匯儲備總額占整個亞洲地區14%的韓國為例,與大多數亞洲國家的銀行做法相似,以往韓國央行也是將美元作為其最核心的儲備貨幣。但在最近幾個季度,歐元和日元已占據該國銀行儲備貨幣幣種中的龍頭地位。 而從絕對量來看,亞洲地區的銀行以美元計價的存款仍在持續上升——從2003年第二季度的1575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的3504億美元。這其中大部分的存款增量來自于中國內地、韓國、印度和中國臺灣。 “這意味著儲備貨幣的轉換正在進行小幅轉折。”報告作者帕特里克.麥圭爾說。而荷蘭銀行(ABN Amro)全球外匯策略主管托尼.諾菲爾德則說得更露骨:“這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美元在該地區的霸權地位正在衰落。” 但BIS認為,此時下這樣的結論還為時尚早。該行指出,在亞洲地區銀行的絕大部分存款項目中,美元存款仍在上升,美元仍占據這些銀行外匯幣種中的統治地位。 另外,許多亞洲的居民也仍然偏好將大把的錢用來購買美國債券。TIC的數據顯示,在2003年6月末到2004年9月末這段時間中,中國內地、中國臺灣、韓國、泰國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吸納的各種美國債券總額飆升了52.4%。 而各國的央行也在給美元“打氣”。近日,韓國央行表示,雖然它正計劃將更多儲備多樣化,投資于收益率更高的非政府債券,但它并沒有拋售現有美元資產的計劃。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重申無意拋售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