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市場分析:日本加息與人民幣升值壓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6:23 第一財經日報
汪時鋒 同市場人士預料的一致,日本央行在7月14日向外界宣布加息。其無擔保隔夜拆借款利率從零上調至0.25%,同時短期放款利率從0.10%上調至0.40%。這標志著日本央行執行5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正式結束。 自上世紀90年代初股票和房產泡沫崩潰以來,日本經過20多年辛苦積攢的巨額財富,在瞬間灰飛煙滅,備受稱贊的“日本奇跡”也頓時成為人所詬病的荒誕劇。 有人說,成也金融,敗也金融。當初“日本奇跡”的創造正得益于金融業長期積極地為重點產業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而“日本奇跡”的破滅也發端于風險在金融業風暴式的積聚。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日本金融又何罪之有?日本長期以來的體制弊端才是根本原因。 比如,日本長期以來實行了主力銀行制度,日本政府對銀行采取“護送船隊”式的保護,這使得日本形成了“企業虧損,銀行救助,政府埋單”的慣性思維。思維一旦形成慣性,改革便不易開展。其他諸如企業方面的員工序列、終身雇傭等結構改革,也都是因為僵化的體制而一次次錯失改革良機。日本十余年衰退,正是經濟發展之于體制改革矛盾積累的總爆發。 日本通貨緊縮發生后,政府也相應地推出了諸多改革措施,但雷聲大阻力更大,良好的經濟政策不足以平衡各利益集團的矛盾。而日本政府的種種失誤,也導致了政府自身債臺高筑,這正是政府屢次發出希望央行審慎加息的原因。 在全球加息熱潮下,日本央行的決定將不可避免地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影響。但平心而論,此次升息還只是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因為0.25%的隔夜拆借利率,為日本帶來的依然是一個很寬松的貨幣環境。日本的零利率政策曾使得廉價的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場,從而推高了各國流動性水平,這容易增加各主要工業國家通脹壓力。日本加息后,國際上的游資有可能出現向日本回流的舉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目前人民幣升值壓力。然而,除非市場形成了日元持續加息的預期,否則,在原有剛性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下,人民幣升值壓力還會持續存在。 對日本加息后的種種影響,我們此刻還應靜觀其變。但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日本從衰落到復蘇的歷程,給中國很多啟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失衡的長期存在,金融業風險的持續升高,都不斷地給我們敲響警鐘。改革,不僅是經濟政策的調整,更需要體制改革的配合。也許,日本經驗為我們留下的是長久的深思。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