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外匯儲備問題的幾點思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8日 16:49 《中國金融》 | |||||||||
- 文亮 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189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了2089億美元,過去三年累計增加了5325億美元。如果考慮到2003年年底和2005年年中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的因素,我國這幾年外匯儲備的實際增幅更大。時下,人們對于外匯儲備的問題又有諸多議論,筆者擬就此進行探討。
從進口支付能力和短債償還能力等傳統的國際警戒指標看,當前我國外匯儲備相當于一年多的進口或外債余額的兩三倍,總體上不存在國際支付風險。但是,外匯儲備規模大大超過國際警戒標準也常遭人詬病。 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做任何事都是有“機會成本”的,因此,一國持有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把握一個度。當前關于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問題在全社會引起較多關注,意味著中國正逐步走出外匯短缺思維,有其積極意義。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外匯由短缺轉為相對過剩,國家已明確將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列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如果國際收支能夠基本平衡,則作為國際收支的平衡項目——外匯儲備規模—— 的增減就不會很大。這也正是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多次在各種場合強調中國不刻意追求積累外匯儲備的原因所在。 當前討論外匯儲備規模問題時存在一種傾向,經常把它孤立起來分析,就外匯談外匯,將外匯儲備增加作為國家刻意所為的宏觀調控目標,并由此批評政府在總體國際償付能力已較為充足的情況下還大幅增加儲備的做法。這里,且不論中國究竟持有多少外匯儲備合適,也不論中國是否將增加外匯儲備作為目標(實際上,我國確立國際收支平衡目標已經證明這種推測缺乏依據),持上述觀點者至少忽視了宏觀調控目標之間的沖突與協調問題。 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是開放經濟條件下國家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前三者屬于經濟對內均衡目標,國際收支平衡屬于對外均衡目標。理論上講,當一國經濟內外均衡時,上述四個目標則都達到最優狀態。但現實世界中,均衡是相對的,不均衡是絕對的。在不同階段,上述目標反映的問題不同,解決起來不可能同時兼顧,只能抓主要矛盾。目前,在國際收支連年較大順差、國內市場外匯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如果中央銀行不收購外匯、增加外匯儲備,勢必導致人民幣匯率較快上升。而人民幣大幅升值很可能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造成大的沖擊,進而影響到就業。由于增加就業是國家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國際收支平衡目標勢必要讓位于充分就業目標。因此,“儲備增加、匯率穩定”雖不是最優卻是可行的政策組合。 關于外匯儲備激增的化解之道 我國是一個處于經濟高速增長和體制轉軌時期的發展中大國。外匯儲備充足,有利于增強國際清償能力,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有利于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降低經濟轉軌的不確定性;有利于應對突發事件,防范金融風險。但是,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制約貨幣政策操作、加劇經濟結構失衡、激化國際經貿摩擦,等等。因此,我們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化解外匯儲備激增的態勢。對此,一般想到的是增加進口、減少出口、擴大資本輸出、減少資本流入等辦法。這些措施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現實中卻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 現階段增加進口不僅有利于國際收支平衡,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有助于引進經營人才和管理經驗。但是,增加進口不能靠行政指令,應由市場自主選擇。過分鼓勵出口的做法要調整,不計成本的出口也必須改變,但如果采取特別的措施來限制出口,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況且,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還存在著將進口產品賣給誰、國內產品不出口誰又能買的問題。是否限制資本流入也要認真研究。雖然我國本外幣資金都已不再短缺,但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不暢,而引進外資則可以帶來國內缺乏的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和市場渠道。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理,無非是要加強對短期套利資本流動的監控和控制,但很難將短期套利資本與合法合規的貿易投資完全區分開來。適當擴大資本流出,不僅有助于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也符合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方向,但資本賬戶的開放進程不取決于外匯供求狀況,而是取決于宏觀調控效力、公司治理水平、產權保護程度、金融監管能力等其他約束條件。 汲取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實際,解決外匯儲備激增問題,關鍵是要努力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外不平衡是經濟對內不平衡的反映,因此,實現國際收支平衡不能局限于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根本上還是要從恢復經濟對內平衡入手。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改善儲蓄、投資、消費的關系。其次,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包括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第三,要發展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增強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能力,減少對外資的過度依賴。因此,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是一項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同時,我們不是為國際收支平衡而平衡,根本上還是要實現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這正是各部門形成共識、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的基礎。 在外匯短缺和計劃經濟條件下,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涉外經濟發展優先的非對稱管理政策模式,外貿“獎出限入”,資本“寬進嚴出”,外匯“增收節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的剛性,成為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體制約束。有鑒于此,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在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尤其是國際收支的總量平衡中要發揮積極作用。但這種調整不應刻意作為調節國際收支的手段。國際收支順差時對資本流動實行嚴進寬出、國際收支逆差又反其道而行之,這樣的做法無異于削足適履,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際收支平衡問題,還會影響到政策的連續性,進而損害整個投資經營環境。 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應該遵循市場化的方向,致力于逐步取消資本和外匯管制,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和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在目前外匯供大于求、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的情況下,開放資本流出的風險較小,改革步伐可以大一點、快一些。當然,所有相關改革不能僅從當前國際收支狀況考慮,更要看市場主體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不能操之過急。同時,應繼續按照“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擴大匯率彈性,進一步發揮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中的重要作用;逐步統一中外資企業和境內外資金使用的稅收政策,減少對內外資的稅收扭曲;穩步推進土地、能源、電力等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切實落實土地、環境和勞動保護等相關政策法規,逐步解決人為壓低要素成本所帶來的價格扭曲和資源不合理配置。 關于外匯儲備的經營與使用 我國外匯儲備已達數千億美元之巨,如何實現這筆巨大財富的保值和增值,相關部門責任重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我國中央銀行持有國家外匯儲備,授權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其進行經營和管理。2006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更加有效運用儲備資產的方式。其中特別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優化儲備的貨幣和資產結構,繼續拓寬儲備投資領域,把儲備運用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積極提高儲備資產的收益水平。這些闡述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眾所周知,采取儲備貨幣和資產結構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是必要的。但這種調整必須基于長期、戰略和發展的考慮,不能盲目追隨市場波動,更不能片面理解為增持或拋售某種貨幣或資產。有人用美國官方公布的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情況來說明美元在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中的地位在下降,這實際似是而非。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持有美國國債2005年11月底達到2498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269億美元,中國減持美元資產的結論不攻自破。況且,除國債之外,高信用等級的政府機構債券、公司債券和國際金融組織債券等,也符合儲備經營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也是我國儲備資產運用的重要方面。此外,考慮到我國經常項目出現持續較大順差,尤其2005年外貿盈余激增,經常項目順差急劇擴大,我國包括儲備經營在內的資本輸出也必然相應達到較大規模。在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有限的情況下,對外證券投資是主要的資本輸出形式。由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仍居主導地位,美國金融市場仍是世界最發達的市場,美國無疑仍是我國重要的資本輸出目的地。 從理論上講,貨幣需求有交易、預防和投機等動機,因此各國持有外匯儲備無外乎是出于國際支付、穩定匯率和增加財富等目的。如前所述,當前我國外匯儲備較為充足,已基本滿足了國際支付和市場干預的需要,所以,在確保安全性、流動性的情況下,儲備經營管理的贏利要求自然更高。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國外匯管理局已經確定了明確的儲備經營管理目標,即拓寬外匯儲備投資領域,把儲備運用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積極提高儲備資產的收益水平。實際上,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就是儲備經營的一種有益嘗試,既支持了國家金融體制改革,又為外匯儲備贏得了較好的回報。當然,還有其他形式可以進一步探索,如改革儲備經營管理體制,借鑒新加坡模式,按照公司制原則招攬市場人士經營管理部分外匯儲備,從而謀求更高收益;嘗試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實物儲備,將一部分外匯儲備用于進口國內緊缺的石油、礦產等,建立戰略物資儲備,等等。 總之,我們有這么多外匯儲備,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避免矯枉過正,尤其要防止將外匯儲備資產當作財政的錢來用。如果國家把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1/3強的外匯儲備都用于行政配置,勢必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不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而且,與日本、新加坡等國不同,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央行資產而非國家財政的錢,將外匯儲備用于國家財政支出,就會再度形成財政向央行的透支,最終釀成通貨膨脹、信貸膨脹、資產膨脹的等惡果。另外,將外匯儲備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的做法簡單地外延拓展,還有可能形成廣泛的道德風險,從長遠看也會侵蝕宏觀經濟金融穩定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