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國民待遇后要不要限制外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7日 02:11 財經時報

  朱衛東

  外資的國民待遇并不意味著外資不是外人。在關系國家安全與國計民生的領域要對外資設防。當前中國在房地產、采掘業和金融業對外資設限不夠

  國民待遇主要指主權國家在互惠的基礎上,授與他國國民或公司在投資財產、投資
活動及有關的司法行政救濟上以不低于本國國民或公司的待遇,簡稱為外資的國民待遇。按照這個定義,似乎外資在本國投資是不該受限制的。

  然而,從各國引進外資的實踐看,幾乎所有國家都對外資的投資活動、投資領域進行約束。因為外資規模龐大,如果毫無顧忌的長驅直入,必然影響本國的經濟穩定和金融安全,最終會威脅國家安全。

  在各國實踐中,許多涉及國家安全與國計民生的領域,一般都不允許外資涉足;即使是非關鍵的經濟部門,也可能基于國家發展規劃而對外資的引進有所先后、有所厚薄。這種限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同樣存在,毫無例外。在我國,恰恰在一些關鍵領域對外資不設防或限制很少,如房地產、資源等領域。

  在幾番調控后,國內

房價依然大幅上漲,引起民眾嘩然,根源在于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的聯手做市,但外資不受限制的大批介入,直接拉動了投機性需求,成為房價繼續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從2002年取消外銷房、內銷房區別,自此,外資投資中國境內房地產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中國也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87個成員國中少數幾個對房地產投資沒有限制的國家。2004年,部分城市的外資購房比例接近20%(如上海)。2005年,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等設立的數十只土地基金,開始轉向中國房地產行業。而據官方統計,至2005年,已有近1500億美元國際游資進入中國。這部分熱錢不少進入了房地產等領域。

  房地產作為一種金融資產,既是消費品,又是投資品。但房產首先是用來居住的,在滿足境內居民(甚至是本地居民)居住的情況下,方可考慮其投資性。否則必然引起市場大亂。從土地稀缺性的特征、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要對外資的進入進行限制。

  一般外資買房絕大多數不以居住為目的,因此,各國政府對外資投資本國的房地產均有嚴格的限制。如澳大利亞強制要求非居民離開時必須立即出售所購房產;塞浦路斯規定,對用外匯購買的房地產,每年出售匯出境外的款項不得超過100萬塞鎊或總金額的1/3;西班牙、保加利亞對非居民大額出售或超過一定標準時,要求有事前的報備,等等。

  沒有哪個國家依靠房地產業的帶動可以走向真正繁榮的,如果有繁榮,也只能是短期的虛假繁榮。依靠外資來拉動本國的房地產業,更是飲鴆止渴。

  上個世紀的日本,由于不得不實行低

匯率政策,引發國際游資的大舉進入,外匯儲備短期內急劇增加,造成日本國內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90年代國際游資大舉撤離,日本地產泡沫破滅,最后買單的只能是國內的老百姓,日本經濟由此陷入長期低迷的十年。

  跟房地產業一樣,中國采掘業對外商投資限制較少、甚至沒有限制。根據2004年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和

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4年修訂)》,石油、天然氣的風險勘探、開發,煤炭及伴生資源勘探、開發,煤層氣勘探、開發,低品位、難選冶金礦開采、選礦(限于合資、合作),鐵礦、錳礦勘探、開采及選礦,銅、鉛、鋅礦勘探、開采(限于合資、合作,在西部地區外商可獨資)等,屬于鼓勵投資產業。

  事實上,在前幾年,一些外資早已通過間接方式進入中國的煤炭開采等領域,甚至進入了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稀有金屬領域。

  在金融領域,為維護本國金融安全,許多國家對外資持股國內銀行比例都有上限規定,我國也有類似的規定。然而,事實上卻有單方面為某家外資金融機構突破外資入股比例的情況發生。

  金融領域的引進外資一般均由中央政府掌握,而在房地產和資源領域的引資,地方政府則起決定性的作用。由于政治體制改革有待深化,中國還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特征,即地方政府的缺乏約束和引資的沖動。

  地方政府引進外資的目的,主要是任期政績。如果不對外資投資領域加以具體的限制,地方政府必然與中央博弈,為追求任期的短期繁榮而出現盲目引資。盲目引資的惡果則不是全由某一地方來承擔,它會形成全國的房產泡沫和資源短缺。

  外資的國民待遇并不意味著外資不是外人。在關系國家安全與國計民生的領域對外資設防,既是國家主權的必然要求,也是國際通行的慣例。

  (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