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退運5批12萬噸進口美國轉基因玉米。據了解,11月從深圳口岸檢出國家禁止的含MIR162轉基因成分玉米貨物中,有一部分為中糧集團進口。
資料顯示,2010年7月21日,一艘裝載著6.1萬噸美國玉米的輪船停靠在深圳蛇口碼頭,這艘船是第一艘抵港的中糧集團進口玉米船。公開報道顯示,此次是中糧集團十四年來首次大規模進口轉基因玉米。據當地邊檢站透露,目前國家檢驗檢疫部門已對該船玉米進行抽樣檢查,這些玉米將銷往廣東地區作為飼料用途。
就在7天之后,有消息稱,中糧此次進口的轉基因玉米發現了發霉情況,而中糧當時給出的回復也是產品正在檢驗,結果隨后公布。2010年7月30日,發改委在其官網發布消息否認了該批玉米有質量問題。此后,中糧集團也并未就此事作出正面的回復。
但就在同年的11月29日,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媒體透露,已對從美國進口的一批5.4萬噸的轉基因玉米作出退貨決定,原因是這批產品被檢出我國不允許的轉基因成分MON89034。該批貨物的進口方中糧集團昨日也向記者證實,該船玉米確為中糧執行國營進口配額中的一船。
由此可知,中糧從進口轉基因玉米開始并非是首次遭到退運,而且對于此產品安全的質疑時也從未平息。【我來評論】
►中糧近年與轉基因的那些事
時間 | 事件 | 結果 |
2010年7月 | 中糧進口美轉基因玉米疑部分霉變 | 發改委稱無問題 |
2010年11月 | 中糧進口轉基因玉米通關遭拒 | 退運 |
2013年8月 | 中糧等央企貍貓換太子:進口低價轉基因油頂包 | 否認冒用 |
2013年12月 | 中糧集團被曝進口非法轉基因玉米 | 遭檢疫局退運 |
在中糧集團官網,新浪財經查到一段其對“全景產業鏈”的描述:
“我們按照市場、客戶和消費者需求,組織農民引入優良品種,提升種植、養殖效率,推動農業產業化;通過合理布局的物流和加工設施,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供應鏈系統;以消費者洞察為引領,形成品牌、渠道和研發體系,源源不斷地提供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我們把農產品通過全產業鏈成為最終消費品的過程形象地稱之為“從田間到餐桌”,事實上這個直觀的描述并不能概括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的全部奧秘。直到今天,我們的各業務品種、各業務環節由于其歷史和現狀不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團隊組成和能力不同,有不同的經營方式,但全都聚攏在全產業鏈核心理念之下。
我們清楚地知道,每一項業務、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團隊,乃至每一個人,在整個鏈條上的位置、優勢和價值,鏈條之間的銜接關系、協同關系。全產業鏈不是某一個產品的產業鏈,不是在每個產品上都從頭到尾地由一個小的組織來完成,也不是鏈條的所有環節都完全由我們自己投資去做。”
如果按照這個提法,中糧集團怎么會對自己進口的什么品種的轉基因玉米都不清楚呢?【我來評論】
2010年的那次退運后,中糧集團曾公開表示,在執行進口任務中,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政策,并在合同中有各項嚴格約定。目前正在跟外方商討有關退運事宜。根據合同規定,發生此類事故的相關損失將由國外供貨商承擔。
今年的再次退運,中糧集團并未發出任何公司聲明,但是據媒體報道,中糧另一位相關人士說,中美雙方合同約定了責權利要求,美國的供應商應該知道中國的規定,如果因含有未經批準的轉基因導致退貨,美國供應商會遭受損失。
雖然發生了兩次退運,但對于中糧本身來說沒有產生任何的經濟損失,這是否會使此類事件不停發生呢?【我來評論】
作為一家宣稱對產業鏈每個細節都清楚的糧食進口商,中糧怎么會對進口的轉基因玉米型號完全不知情呢?更何況這次也不是初犯,難道因為時隔三年,就忘記了?【我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