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今年8月11日出版的英國《柳葉刀——傳染病》期刊中,一些西方醫學家把這種感染了超級病菌的病叫做“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簡稱為NDM-1。因為很多病人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旅游和治病,所以研究人員估計這種細菌可能起源于印度。[全文] [評論] [滾動新聞] >>查看全部企業觀察

專題制作:新浪財經 李玲

輝瑞被指是超級病菌最終受益人

惠氏公司簡介 更多>>

  • 惠氏公司(Wyeth)
  • 美國惠氏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以研究為基礎制藥和健康護理產品公司之一,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的Madision,現有員工48000人。它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研究、開發及制造和經營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它在疫苗、生物工程、農產品以及動物健康產品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

詳解超級病菌 更多>>

超級病菌:潛在危險清晰而令人恐懼

通常來說,超級病菌泛指一些耐藥性細菌,它們能在人身上造成膿瘡、毒皰,逐漸讓人的肌肉壞死。普通的殺菌藥物例如抗生素,對超級病菌都很難起到作用。病人往往因為無藥可治,而引起炎癥、高燒、痙攣、昏迷甚至死亡。

超級病菌預防及警示 更多>>

  • 傷風感冒慎用抗生素
  • 臨床上一般危重感染的患者出現超級病菌的情況較多,因為本身他已經用過多種抗生素,這種情況威脅也比較大。
  • 英國:勤洗手可預防
  • 英國衛生部宣布,英國已經開始討論研制新抗生素的辦法,但是科學家警告說,可能10年內都不會有對NDM-1有效的新的抗生素出現。
  • 專家:超級病菌好防難治
  •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肖永紅介紹說,醫院病人容易被感染,對于普通人,現在看來沒有很大的威脅。

超級病菌引風波 更多>>

超級病菌已致多人死亡

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到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國家,這個幽靈可謂所向披靡,至今已經捕獲了170多人,其中僅英國就有5例死亡。

美國惠氏藥物公司被指操縱超級病菌

實際上,研究報告中指出的,目前發現對“超級病菌”還暫時存在抗性的兩種抗生素之一的替加環素,正是由美國惠氏藥物公司最早開發的。新藥當年上市以后,2006年前半年,惠氏公司的替加環素銷售額就達到了2700萬美元。有專家估計惠氏在2010年的全球銷售額可以突破15億美元。外界認為,上述報告出臺或許會進一步助長惠氏替加環素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額。

輝瑞或將是最終受益人

2009年1月26日,全球制藥行業排名第一的輝瑞出價680億美元并購惠氏,輝瑞-惠氏成“全球最大制藥企業”。有專家指出,2006年惠氏公司因為替加環素,在半年中就賺了2700萬美元。據他推算,惠氏在2010年的全球銷售額可能突破15億美元。

各國影響現狀 更多>>

全球流行可能性不大

有一組數字,或許能說明問題:中國每年有20萬人死于藥物不良反應,其中,因抗生素濫用造成的死亡要占到40%。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30%至40%,而一些發達國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藥菌感染的病死率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中國內地尚無病例

當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連線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新聞處負責人表示目前關于“超級病菌”的情況還在跟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系,目前還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之后記者致電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黨委辦公室冷主任表示,上海目前并沒有接到有關方面的通報。

比利時男子成感染死亡第一人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附屬醫院日前宣布,在這家醫院接受治療的一名巴基斯坦裔比利時男子因為感染了“超級病菌”,在今年6月底不治身亡。據這家醫院的醫生介紹,這名男子在巴基斯坦旅行時遭遇車禍腿部受傷,先是在巴基斯坦接受治療,后來被送回比利時,但他已經感染了“超級病菌。”醫生說,雖然他們給這名患者使用了藥效強勁的克里斯汀等抗生素,但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相關產業影響 更多>>

超級病菌概念股遭遇游資暴炒

超級病菌概念股的炒作又一次被游資捷足先登。昨日兩大交易所盤后披露的成交龍虎榜顯示,參與海王生物、達安基因、紫鑫藥業、萊茵生物、錢江生化等醫藥股炒作的前五大席位均是清一色的游資營業部,無一家機構上榜。

三類藥企受關注

從“超級病菌”引發的投資機會來看,由于“超級病菌”出現后,首先需要對病菌進行基因檢測,然后對院內感染進行器械消毒,最后才拉動我國相關原料藥對印度以及全球出口。因此,我們認為,“超級病菌”將引發基因檢測、消毒器械、原料藥出口的三大市場機會。

萊美藥業沖擊漲停

周二,超級病菌概念股走勢分化,萊美藥業再漲6%沖擊漲停,而安科生物、海王生物等周一漲停個股周二紛紛回落。

恐難復制甲流走勢

昨日(8月16日),醫藥股大漲,究其原因,近期國外媒體報道的“超級病菌”致死亡病例引發恐慌,相關股票乃至整個醫藥股趁機展開題材炒作。不過分析師們認為,這一輪炒作無法與一年前的“甲流”行情相比,從估值上看,醫藥板塊不具有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