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因素將成為影響中國大豆進口的關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6日 15:13 世華財訊 | |||||||||
[世華財訊]中國近期不會出現政策性暫停大豆進口的局面,但是國家將對大豆進口速度進行隱形調控,這將成為后期大豆進口的關鍵因素。 綜合媒體7月6日報道,6月下旬,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宣布取消23家國際貿易商對華出口巴西大豆資格的禁令后,日前,巴西對中國大豆出口業務已經恢復正常,對華裝運大豆的船只正在駛出巴西港口。部分貿易商也證實了這則消息,港口確實有數艘大豆貨輪駛往中國
國家大豆進口政策威懾力持續擴大 仔細審視國家質檢部門近期公布的幾份公告中,不難理解為什么部分業內人士會提出上述疑問,第73號公告第二款:“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發布有關禁止進境公告、禁令或警示通報后,已簽發的有關《進境動物檢疫許可證》自動廢止和失效”,這樣一來,中國買家和國際貿易商只能重新辦理新證,而質檢總局規定的時間是在30個工作日,近期到港的進口大豆貨船肯定要因此滯港;2003年進口大豆貨船長時間滯港等證的現象2004年有可能再次上演;第六款:“申請進口大豆必須在《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申請表》中注明境外出口商及供貨商名稱”,從實際可操作性看,這點幾乎沒有成立的理由。“先辦證后簽合同”的規定使得中國買家無法在敲定供貨商之前就在檢疫申請表上注明后者名稱。 國內部分油廠受益于時間換空間 中國有關部門對進口大豆質量的嚴格把關,造成進口大豆近期到港量以及卸貨量的明顯下降,部分油廠在此期間“受益匪淺”,豆粕加工利潤虧損額度從前期一度高達千元/噸以上,逐漸回落到目前600--700元/噸,主要原因是近期的幾次調價,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的消費,再加上目前油廠大多處于停工限產狀態,因此豆粕庫存壓力部分緩解;另外據悉部分油廠通過大量取消進大豆合同,獲得了喘息的空間,也逐漸擺脫了嚴重虧損的狀況。如果港口繼續目前的僵持狀態,豆粕價格無疑會孕育出一輪上漲行情,反之亦然。 國際貿易商大多保持謹慎態度 在此次中巴大豆貿易紛爭中,大部分國際貿易商利益受到較為嚴重的沖擊,無論是國際聲譽還是利潤。面對中國質檢總局威嚴的大棒政策和中國油廠的資金、信譽危機,同樣傷痕累累的國際貿易商目前在與中國進行大豆貿易的問題上,大多數都保持了謹慎態度,特別還有不少前期的官司與糾紛需解決。目前中國方面只是暫時接受了巴西政府提交的新的大豆進口檢疫標準,而且公告中也聲稱,挑選處理大豆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有出口商來承擔,對此國際貿易商多有微詞。鑒于目前國際大豆出口商對華出口大豆貿易損失慘重,面對中國買家大量取消進口合同的局面,貿易商普遍表示將采取各種措施挽回巨額損失,何時達成雙方認可的協議,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符合中國的法律恐怕不容改變,但法律需要明確的標準與范圍。 由此來看,中國近期不會出現政策性暫停大豆進口的局面,但是國家將對大豆進口速度進行隱形調控,這將有可能進一步延緩進口大豆集中到港的卸港量;但從長期來看,此現象不會延續太久,因為中國常年是需要批量進口大豆,來保障國內市場的大豆供應,而價格穩定也是中國政府的一貫堅持的進出口貿易原則。后期特別需要關注CBOT大豆期價的進一步走勢以及中國買家與國際供應商就洗船的進口大豆貿易方面的協商和發展態勢。 (李巍 編輯)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