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成本居高不下大豆加工企業應采取措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2日 13:50 世華財訊 | |||||||||
目前,中國國內大豆加工企業正面臨破產邊緣,由于前期進口大豆成本達到4000元/噸以上,企業虧損最高達1000元/噸,因此企業不得不考慮采取措施決絕這一難題。 綜合媒體6月22日報道,國家質檢總局上周(6月18日一周)發布公告稱,由于再次從巴西進口大豆中檢驗出對消費者有害的紅色種衣劑,決定暫停15家相關出口商、供貨商向中國出口巴西大豆。至此,包括嘉吉、路易.達孚、ADM等大型供貨商的23家公司或分公司被禁
這些消息使上周的連粕價格出現反彈,而豆粕現貨價在6月17日也回升到了2780元/噸。盡管如此,國內進口廠商的巨額虧損仍沒有減輕。有消息稱,大量的進口毛豆油在港口地區每噸已跌破6000元整數關口,這使油廠的加工虧損依然難改,如果進口大豆成本在4300元/噸,則虧損金額會高達1200元/噸。2003年11月開始出現全面虧損的大豆加工企業,最樂觀的估計也要等到6月底才能見到曙光。 大豆加工企業虧損原因 榨油廠的老總們形容2004年的市場形勢一律用“嚴峻”二字。2004年5月,國內幾十家榨油廠在北京緊急召開形勢研討會,對中國大豆市場的供求關系、進口大豆市場風險和品質風險的管理進行了討論,上周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巴西 “紅豆”的處理結果也讓榨油廠看到了一線“生”的希望。 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天約17萬噸大豆的有效加工能力中,純粹國營的占2萬噸(12%),包括黑龍江九三、東莞中谷、上海東辰、山東新良等約10家企業;民營企業約50家,占9萬噸(53%),以大連華農、河北匯福為代表;合資、獨資企業約25家,占6萬噸(35%),以張家港東海、防城大海等為代表。 說起榨油廠連續7個月虧損的原因,國營、民營企業認為,一是中國榨力相對過剩,大豆加工能力是實際需求的1倍;二是進口大豆超量,目前港口庫存積壓嚴重,庫容十分緊張,即使7--8月不再有新大豆到貨,這些大豆也可維持充足供應到9月份;三是下游產品價格上漲速度明顯慢于由中國需求和美元貶值帶動的上游原料價格的上漲速度;四是由以上因素導致的資金緊張,企業忙于套現、賠錢銷售,而外資、合資企業借助資金優勢主動降價銷售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其結果是,局面如此下去,如果資金鏈斷裂,最大的輸家肯定是金融資源較少的民營企業。 但市場分析人士還認為,除以上客觀原因,國營、民營企業在經營方面也有自身的問題:與外資企業相比,市場風險意識不強。2003年油廠每噸曾一度盈利高達1000元,并不代表2004年還會如此。而在現貨貿易中,國外企業如果每單交易沒有進行風險管理,則被認為是在投機或賭博。 榨油行業提出應對措施 面對2004年市場的嚴峻形勢,國內各大油廠并沒有坐以待斃,慘痛的教訓和高昂的學費使其開始思考下一步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并迅速作出行動,如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大豆分會立即致電國外供貨商,提醒其謹慎考慮向中國大豆銷售6、7、8月將裝船大豆、質檢總局嚴格執行核銷制度、銀行支持民營大豆加工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等等。同時,它們還有長遠目標的建議:首先,中國應盡快取得國際大豆定價權。中國每年進口大豆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1/3,卻沒有大豆的全球定價權(全球大豆定價中心在CBOT);其次,允許在中國的外資法人可以取得大連商品交易所會員資格,參與期貨交易;第三,呼吁政府將有現貨背景的套期保值外匯視作經常項目下之外匯,準許進出;第四,行業協會聯合招標采購,增加同跨國公司的對話權;第五,政府企業間資源共享,共同出資,建立履蓋全球的信息系統,成立研究CBOT游戲規則及美國、南美、歐洲、日本、韓國農業政策和行業協會運作模式;第六,行業內要有效組織高層培訓,盡快使處于“原始積累,擴張,內部管理,參與虛擬經濟”之第三層次、第四層次企業的企業家們,認清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 (李巍 編輯) |